首頁- 資訊 > 詳情

                  我國最大油氣田天然氣累產突破6000億立方米 持續上產仍具潛力

                  2023-08-29 18:48:57來源:央視網

                  點擊看視頻

                  央視網消息:今天(8月29日),中國石油發布消息,我國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累計生產天然氣近日突破6000億立方米,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累產超6000億立方米的大氣田。相當于我國2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可替代標煤7.2億噸,減少碳排放16.57億噸,對優化國家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位于鄂爾多斯盆地長慶油田最大的天然氣開采井組,眼下,這里23口氣井正從地下3000米深處采集著天然氣。像這樣的氣井,在整個氣區有20000多口,平均每天的產量超過1.4億立方米。


                  (資料圖)

                  長慶油田是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三低”油氣田,70%都是極難開發的致密氣,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和低成本的模式去開采,否則就無法保證效益。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執行董事 李戰明:我們突破低滲、特低滲、致密氣田勘探開發核心技術,在“三低”條件下成功探明4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建成14個氣田,每年增產天然氣超20億立方米。

                  10年來,長慶油田致密氣采收率提高了15%。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執行董事 李戰明:目前,我們建成了我國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特大氣區,已經連續12年保持全國最大產氣區的地位。

                  據測算,長慶油田每年生產的天然氣占國內總產氣量的四分之一,通過西氣東輸、陜京管道等10多條國家天然氣主干線,供給40多個大中城市,保障近4億人生活用氣。

                  關鍵技術突破 持續上產仍具潛力

                  長慶油田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相對較差,開采非常困難,單井平均日產氣量僅為我國高產氣田的百分之一。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能建成第一大氣區,并且成為我國第一個累產超6000億立方米的大氣田?繼續來看報道。

                  在天然氣開發過程中,長慶油田創新運用黃土塬三維地震技術,相當于給地層做高精度CT,實現對地下天然氣資源的精確發現。同時,運用壓裂技術把堅硬的地層壓出千萬條縫,讓天然氣快速釋放出來。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油氣工藝研究院副院長 謝永剛:我們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鉆井技術,可以引導鉆頭在地下3000多米深處拐彎,橫穿地層4公里—5公里,就像“貪吃蛇”一樣在地下幾千米深處堅硬的巖石里自由穿行,準確地“命中”氣藏。

                  長慶油田天然氣產量達到第一個1000億立方米用了21年,而實現從1000億立方米到6000億立方米僅用了13年。目前,長慶油田每年凈增長超20億立方米,創造了我國氣田產量增長最快的紀錄。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氣田開發地質一級工程師 王繼平:資源優勢的積累、關鍵技術的突破,讓我們在年產500億立方米的基礎上仍具可持續上產的潛力。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天然氣新領域勘探和試采區建設,探索更具規模效益的開發模式。

                  今年,長慶油田鉆試進度較去年同期提高11%,全年預計投產氣井2362口,新增日產天然氣3200萬立方米,高峰期日產氣量有望達到1.6億立方米以上。

                  標簽:

                  上一篇:天津加快推動受災地區搶種補種 加緊恢復農業生產秩序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