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同盟“全面升級”?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曹然
【資料圖】
發于2023.8.28總第1106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夏威夷失控的山火,并未影響美國總統拜登為日韓領導人舉辦“度假盛會”。當地時間8月1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抵達戴維營,成為拜登自2021年入主白宮以來在這處度假勝地接待的首批外國首腦。這也是美日韓三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會議之外專門、單獨舉行峰會。
作為東道主的拜登為這次“歷史性會晤”做足準備,日韓領導人特別受邀,搭乘美國總統的直升機前往美國總統多次“接待親密盟友”的戴維營。會晤及會見記者期間,三國領導人都未打領帶,以展現親密。相對輕松的氛圍中,他們共同宣布“三方關系的新篇章已經開始”。
“新篇章”指向何方?名為《戴維營精神》的三國領導人聯合聲明,看似僅在南海、臺海問題上提及中國,并強調“不針對特定一方”。但實際上,聲明開頭即列舉美日韓在“歷史轉折關頭”面臨的四大考驗:地緣政治競爭、氣候危機、俄軍入侵烏克蘭、核威脅。其中,“俄軍入侵烏克蘭”僅在聲明末尾占據一段。
相反,聯合聲明幾乎全文圍繞“地緣政治競爭”,重點闡述跨印太地區安全合作,推動和東盟及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在南海、臺海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應對朝鮮核威脅,加強供應鏈彈性韌性,塑造符合“共同價值觀”的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等議題。《韓國先驅報》援引韓國專家的話說,這些內容就是“向北京發出信息”。
所謂“新篇章”并非將《日美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等舊有雙邊合作機制簡單相加。一方面,峰會將美日韓領導人、外長、防長、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三方會晤制度化,并新增財長、工商部長三方對話及一年一度的“印太三方對話”,同時以針對朝鮮核威脅的名義定期舉行三方多領域聯合演習。正如尹錫悅所稱,對話機制全面建立后的美日韓三方合作,已經可以和AUKUS(美英澳)、QUAD(美日印澳)并稱,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建立的第三個緊密的小多邊安全同盟。
另一方面,峰會達成了三方應對共同挑戰、挑釁和威脅的《危機協商誓約書》。美國媒體指出,該協議雖然還不是北約那樣的共同防御承諾,但考慮到日韓之間長期的歷史矛盾和領土爭議,兩國在今年5月關系解凍后僅間隔3個月就簽署該協定,實在是“大膽的一步”。
此前,華盛頓政策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美國不會組建“印太北約”。分析人士最常用的論據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伙伴有太多的歷史及現實分歧,文化、制度、發展戰略的差異也使各方不可能形成跨大西洋式的防務同盟。包道格等美國資深亞洲專家也曾“勸告”拜登不要插手日韓兩國復雜的歷史糾葛。基于這一邏輯,在不同領域分別聯合伙伴國形成“小同盟”,成為美方構建“印太朋友圈”的關鍵手段。
隨著主張對日和解的韓國保守派總統尹錫悅上臺,拜登抓住日韓和解的時機,恢復了日韓兩國領導人中斷12年的互訪,并迅速將之轉化為美國主導的小多邊安全同盟。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華盛頓政策界對“印太北約”的悲觀判斷。一些論者將美日韓同盟的“新篇章”稱為“小北約”,不無道理。而坐擁多個“印太小北約”的美國政府,未來是否會將建設“印太北約”納入戰略目標,也重新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不過,美國是否改變在亞太地區的伙伴關系戰略,還要看美日韓同盟“全面升級”后的實際成效。在韓國,尹錫悅的執政支持率仍在三成徘徊,過半數民眾不滿于現政府對日“卑躬屈膝”。韓國前駐日本大使申玨洙即強調“我們需要加強首爾與東京的聯系,也必須為中國騰出空間”。
在日本,自民黨重要安全顧問細谷雄一等論者主張,既然韓國將長期在親日、敵日政府之間更替,日本沒有必要大力發展對韓關系。在各自的安全戰略中,日韓對中國的定性也和美方不同。美日韓同盟關系的“新篇章”能否轉變為“新常態”,仍待觀察。
標簽:
晚上九點隔壁鄰居在樓下一直說話算擾民嗎
2023-08-26C視覺·每日一圖|阿壩州:超酷的高原小騎手(2023年8月26日)
2023-08-26TCL電子上半年營收同比增3.7% 預計今年光伏收入達40億港元
2023-08-26時隔36年 寧夏再次組建足球專業隊
2023-08-26記者:庫杜斯今天接受西漢姆體檢,將簽約5年&轉會費4450萬歐
2023-08-26“二鍋頭”業績爆雷,高毅資產虧大了!能效達傳統芯片14倍,IBM開發出新AI芯片(附概念股)
2023-08-26赤壁尋寶天行客服電話(赤壁尋寶天行)
2023-08-26美密歇根州遭龍卷風侵襲,釀至少5死,數10萬戶斷電
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