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毛伊島8月22日電通訊:“我們在,拉海納就在”——夏威夷野火幸存社區居民守望相助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高山 譚晶晶
(相關資料圖)
22日,當住在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東北角高地的亞歷克斯·弗里曼和岳母埃爾琳達·拉梅布忙著在家門口分發救援物資時,山坡下的古鎮拉海納的核心區已是一片焦土。弗里曼家所在的社區離最初火源點僅有數百米遠,但卻在這場“最致命”的野火中奇跡般地幸存下來。
8月22日,在美國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亞歷克斯·弗里曼(左)向記者講述8日野火爆發時的經歷。新華社發(曾慧攝)
毛伊島是夏威夷群島第二大島,人口超過10萬,約1.3萬人的拉海納是島上著名旅游城鎮。始于8日的野火在強風和干旱環境下迅速蔓延,焚毀了拉海納絕大多數建筑。截至22日,毛伊島已有至少115人因野火死亡,1000余人失蹤,被野火焚毀的建筑物超過2200棟。這是美國一個多世紀以來致死人數最多的野火。
“大火燒毀了拉海納,但是只要我們這些拉海納人還在,拉海納就在。”拉梅布這樣告訴新華社記者。
由于強風轉向,當時野火從弗里曼家所在社區東側的山坡直下,席卷了靠近海邊低地的拉海納核心區。而這個逃過一劫的社區,除了有零星汽車和建筑物被燒毀外,依然基本保持了原貌。
8月22日,在美國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亞歷克斯·弗里曼整理救援物資。新華社發(曾慧攝)
弗里曼拿起手機,向記者逐張展示8日拍攝的圖片,再現了那個火光沖天、煙塵蔽日的殘酷時刻。弗里曼一家四世同堂、共11口人,包括2名超過90歲的老人。他們在野火初起時,就迅速分乘四輛汽車逃離。“當時沒有人通知野火爆發,幸虧我們親眼看見煙塵漸起才能及時躲避。”
逃出拉海納后,弗里曼一家在島上另一端的親戚家中臨時住了一周。聽說災區可能有人趁亂偷竊,弗里曼和三名親人先行回家。“老天保佑,我們的房子竟然還在。”弗里曼說,當拉海納大部分都淪為殘垣斷壁時,自己家所在的社區基本完好無損,這讓他們既覺得幸運,又有歉疚感。
8月22日,在美國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埃爾琳達·拉梅布分發救援物資。新華社發(曾慧攝)
隨著救援工作展開,更多鄰居逐漸歸來,同時也有一些失去家園的人前來投親靠友,社區內的人氣恢復不少。在家人支持下,弗里曼把自家變成“社區救助站”——接收熱心人搜集來的各種救援物資,再分發給有需要的人。
在弗里曼家門口,堆放著成箱的瓶裝水和飲料、大量的衛生紙、藥品和其他生活用品。在記者停留的數小時期間,不時有鄰居前來領取救援物資:有一家老小坐車來領取食品;也有稚氣孩童踏著滑板車來領一瓶飲料,之后還不忘幫汗流浹背的弗里曼搬運一箱水;還有老人步行前來領取一袋大米,弗里曼便笑著扛起米袋幫老人送回家。
8月22日,在美國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亞歷克斯·弗里曼(右)搬運救援物資。新華社發(曾慧攝)
同時,也不時有人送來救援物資:有位鄰居送來了燃氣罐,也有附近公司送來了成箱瓶裝水。一位名叫凱爾的小伙子從社交媒體上看見弗里曼發布的互助信息后,從毛伊島另一端驅車數十公里送來了食品和水。他說:“我只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拉海納民眾。”
這張亞歷克斯·弗里曼8月8日拍攝的照片顯示,美國夏威夷州毛伊縣拉海納鎮上空濃煙滾滾。新華社發(亞歷克斯·弗里曼攝)
反觀政府機構反應遲緩的救援行動,拉梅布說,拉海納人只能靠自己行動起來守望相助,目前絕大多數的物資都是社區自行籌集而來。她說:“美國聯邦政府承諾給每戶災民700美元的救助簡直就是一種羞辱。考慮到當地的物價水平,這點錢恐怕只能夠一大家子一兩天的開銷。”
“此外,政府重建拉海納必須尊重當地人的意愿,我們不要那些高樓大廈林立的所謂現代化城市,我們需要繼承夏威夷傳統和文化的重建計劃。”拉梅布說,“加油,拉海納人!我們不會離開自己的家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