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跨越紅線!這就是日本政府的“小氣”和“大方”

                  2023-08-23 22:52:31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在國內外一片質疑和反對聲中,日本政府22日悍然決定,從24日開始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


                  (資料圖)

                  同一天,負責運營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日本東京電力(東電)公司稱,已啟動排海的準備作業。

                  按照其既定計劃,核污染水排海過程將會持續至少30年,影響將涉及整個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

                  《華盛頓郵報》:就在岸田政府宣布核污染水排海日期的同時,數百名日本民眾自發聚集在位于東京的首相官邸前,高舉“傾聽漁民的聲音”“排污入海會影響子孫后代”等標語,抗議政府做出這一不負責任的決定。

                  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在首相官邸與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負責人會面,試圖做“解釋說服”工作。但后者明確表示,全漁聯反對排海的立場沒有絲毫變化。

                  對于岸田私自敲定排海日期的做法,很多福島漁民倍感憤怒,紛紛譴責日本政府背信棄義,自欺欺人。

                  有韓國媒體提到,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曾于2015年與福島縣漁業組織達成協定,“在未征得相關人士的理解前,不會對核污染水做任何處置”。

                  “但如今,日本政府以‘復興福島’為由,罔顧本國漁業人士和周邊國家的反對,最終孤注一擲,跨越了排污入海這道‘紅線’。”

                  《韓民族日報》報道截圖

                  錯上加錯,只圖“省錢”

                  跨越這條紅線,日本政府其實醞釀已久。

                  2011年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屬于最高級別的核事故。事故本身雖然主要源于天災,但之后發生的事情卻更多是人禍。

                  事故發生12年來,福島第一核電站儲罐內包含有60多種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已經積存了130多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天100噸的速度增加。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儲存桶(圖自視覺中國)

                  然而,在全世界尚無排放此類核污染水先例、且尚未窮盡所有處置手段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卻早在2021年4月就單方面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理由是它們已“無處可存”。

                  但事實上,不僅廢棄核電站周邊有大片可用的無人土地,而且日本自己的專家曾提出過氫氣釋放、地層注入、地下掩埋、蒸汽釋放和海洋排放等五種方案。

                  日本資源能源廳官網截圖

                  此外,太平洋島國論壇的五人全球專家小組也曾提出過解決方案——將處理過的核污染水固化在混凝土中,用于不會與人類高度接觸的項目。

                  但這一提議也遭日方完全拒絕。

                  在岸田政府宣布24日開始排海后,《紐約時報》援引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學家肯·布塞勒博士的話直言,日本政府根本沒有認真研究過其他選項,只想要“最便宜、最快”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在海洋中鋪設排放管道。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日本之所以癡迷于“最便宜、最快”的排海方案,是因為由政客、官僚、核工業企業組成的“核群體”已經實現深度利益捆綁。

                  在排海問題上,日本政府始終唯東電公司之命是從;而東電公司認為,比起花巨資和精力尋求核污染水的安全處置方案,給漁民一點經濟補償對它來說,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計。

                  就這樣,日本政商利益集團不惜將巨大的環境和健康風險轉嫁給全人類,一心只想盡快“把生米煮成熟飯”。

                  而這種自私自利換來的,是日本信用的徹底破產。

                  日本共同社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八成(81.9%)的受訪者認為日本政府對于排海計劃的解釋并不充分,近九成(88.1%)的受訪者擔心核污染水排海會損害日本形象和潛在經濟利益。

                  受此影響,岸田內閣目前的支持率僅有33.6%,不支持率則升至50%,創下去年12月以來新高。

                  共同社報道截圖

                  “日本政府幾乎沒有傾聽的能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排海決定和行為明明已經違反多項國際法,卻在一片反對聲中獨獨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公開支持。

                  日本政府2021年4月突然決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之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社交媒體發文,“感謝”日方在此問題上所做出的“公開透明”的努力。

                  在幾天前的美日韓三國戴維營峰會結束后,日本首相岸田火急火燎地告訴記者,“日本政府已經進入敲定排海日期的最終階段”,并在回國后馬不停蹄地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會見福島漁業代表,緊接著就宣布了排海日期。

                  這一連串怪異舉動,被外界認為與美國的最新支持密不可分。

                  就在戴維營會晤舉行數日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次明確宣稱,美國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感到滿意”,認為其“符合國際標準”。

                  路透社報道截圖

                  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地為日本站臺背書,美國的用意不言自明,那就是用支持日本在排海問題上“小氣”換取日本在其他問題上的“大方”。

                  事實上,在核污染水處置問題上處處想省錢的岸田政府,在擴軍備武方面卻出手豪橫。

                  為了一舉擺脫“戰后體制”,岸田政府上臺后全面加緊對美戰略捆綁,為此全面更新了安保政策,公然追求所謂“反擊能力”,并推出二戰結束以來日本最大規模的五年期防衛預算。

                  《外交學者》雜志:岸田政府提出的2023-2027財年預算計劃為未來五年的防衛開支斥資43萬億日元(約合3140億美元),比當前的五年防衛開支大幅增加56.5%。更新后的安保政策還要求,到2027財年將日本的年度防衛預算規模擴大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滿足北約標準。

                  據日媒援引多名相關人士的消息透露,為逐步實現上述擴軍備武目標,日本防衛省目前正在對即將于本月底提交的2024財年防衛預算申請進行最終調整,申請金額將達到約7.7萬億日元(約合527.5億美元),超過當前財年已經創紀錄的6.8萬億日元,再次刷新年度軍費的“歷史之最”。

                  《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面對國內通脹高企、經濟增長乏力的現實,岸田政府一直想通過增稅來為不斷創紀錄的軍費埋單,甚至打起福島地震災區的主意,打算將以“災后重建”為目的征收的稅收部分專用于防衛預算,引發日本各界強烈反對。

                  根據共同社此前公布的民調,80%的日本民眾反對政府通過增稅強化防衛力量;73%的民眾反對將振興地震災區的財政資金挪用為防衛費。

                  共同社報道截圖

                  正如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泉健太所說,“岸田政府幾乎沒有傾聽的能力,正在無視日本國民的生活現狀”。

                  立憲民主黨官網截圖(題圖為泉健太)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侯晨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標簽:

                  上一篇:【世界說】美國佛州教育新政策引教師眾怒!佛州教師:老師和學生都是受害者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