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人文交流不斷加深

                  2023-08-20 17:03:52來源:新華社

                  8月16日拍攝的第七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東南亞館。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新華社昆明8月20日電(記者林碧鋒)第七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正在云南昆明舉行。在展會現場,云南大學的老撾留學生黃玉龍正忙著拍攝視頻,展示老撾特色展品,希望更多人通過南博會了解她的祖國。

                  “老撾參展的產品有啤酒、咖啡、米等。”來自老撾萬象的黃玉龍用流利的中文向觀眾介紹,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來云南留學,她不僅學到了知識,還交到很多中國朋友,成為中老友誼不斷深化的見證者。


                  (相關資料圖)

                  與會者認為,通過舉辦中國—南亞博覽會等一系列舉措,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經濟社會和人文交流日益深入。

                  近年來,云南著力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動“靶向引智”,吸引集聚一批來自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人才,為他們在滇求學創業提供更優越的條件。

                  在昆明理工大學的一間實驗室里,巴基斯坦籍教授朱克倫專注地做著實驗。這位巴基斯坦青年不僅在中國實現了自己的科研夢想,還娶了一位中國媳婦。

                  朱克倫的中國情緣始于2012年,當時他來昆明理工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后返回祖國。2020年,他回到昆明理工大學,從此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攻病毒和細菌學研究。

                  朱克倫說,云南給了他許多科研支持。他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數十篇研究論文,還培養了不少學生。“中國學生非常有禮貌,非常勤奮,也非常尊重老師,我很喜歡他們。”

                  云南省科技廳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云南出臺“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高端外國專家專項和省級外國專家項目等多項政策,積極引進包括南亞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外國高層次人才。

                  在昆明理工大學完成了博士學位和博士后科研工作后,來自越南的黎氏瓊春2020年成為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的一名副教授,從事超聲波、微波等特種場冶金的國際前沿研究。

                  昆明理工大學越南籍副教授黎氏瓊春在校園里看書(3月8日攝)。新華社發

                  黎氏瓊春說,近年來,云南不斷完善外國人才管理政策,加大對外國人才的激勵力度,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雙向奔赴”中,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人文交流越來越深入。云南省開設的南亞東南亞國家15個非通用語種專業已培養相關人才上萬名,并持續打造“留學中國·學在云南”品牌,已培養留學生13.9萬人,為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云南大學還牽頭與南亞東南亞國家75所大學共同成立了南亞東南亞大學聯盟。

                  標簽:

                  上一篇:連續十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