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草原是我國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庫,具有巨大的固碳增匯潛力。為積極探索草原碳匯開發路徑,科學監測分析呼倫貝爾大草原碳匯年度內、年際間形成與積累效應及機制。近日,呼倫貝爾市林業和草原局在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監測規劃院的指導下,在陳巴爾虎旗草甸草原退化草場上安裝了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草原碳匯自動測定系統并正式投入使用。
該系統的投入使用,以期實現對退化草原生態系統碳通量,包括凈生態系統碳交換、生態系統呼吸和總初級生產力原位高頻連續自動測定,并且可以通過日累計、月累計和年累計來計算生態尺度的碳匯量,能夠為準確、快速評估草原碳匯功能提供強有力的監測數據,也為呼倫貝爾市草原碳匯工作穩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呼倫貝爾市林業和草原局將發揮林草科技人才優勢,成立草原碳匯方法學研究工作組,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監測規劃院緊密聯系、通力合作,共同開展草原碳匯項目方法學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全面助力我國“30·60”雙碳目標,扎實推動呼倫貝爾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