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鄉村振興看內蒙古|突泉縣:林間紫皮蒜栽出好“錢”景

                  2023-08-16 19:46:53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興安8月16日消息(記者田鳳元 見習記者李春雪)眼下又到了紫皮蒜豐收的時節,連日來,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的田間地頭彌漫著濃濃的蒜香。隨處可見蒜農們忙著采挖、挑揀、裝袋剛剛收獲的大蒜,準備銷往全國各地。


                  【資料圖】

                  當地歷來就有種植大蒜的傳統,每家每戶都種大蒜,少的幾分地,多則四五畝。今年,突泉鎮不僅發展庭院種植,還在榛子林下探索發展林間經濟,種植紫皮蒜50畝。這種立體種植模式可以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為農戶增加1000元以上收入。

                  一排排整齊的蒜辮正在進行晾曬(央廣網發 王昊宇 攝)

                  “大家熱情都非常高漲。我們采取‘榛子樹+紫皮蒜’的立體種植模式,將低產林進行改造,把原有的荒地、低效益林、無種植能力農戶家的人口地,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給村集體,在種植榛子樹的林間,搭配種植優質紫皮蒜。”突泉鎮南廂村黨支部書記王興華介紹道。

                  突泉縣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央廣網發 曾志剛 攝)

                  在當地農民多年的實踐探索中,總結出一套獨特紫皮蒜栽培技術。加上這里的氣候、土壤、水質適應紫皮蒜生長的自然條件,產出的大蒜頭大、皮薄、味道純正、辛辣爽口。收獲后自然風干人工精選,編辮通風儲藏,可完好無損保存到來年春季。整個過程無任何污染,是上好的綠色食品,每到夏秋之際周邊地區的收購商都紛紛來此采購。

                  “這個項目特別好,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等榛子樹進入了豐果期后,收入還會翻番。等這片林子種好以后,我還要干下去。”村民謝昌華說。

                  蒜農手拿大蒜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央廣網發 王昊宇 攝)

                  “務工就業、以工代賑、促民增收”是突泉縣六項增收的重要舉措,通過低產林改造項目,既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又提升了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在低產林改造項目中,全年預計吸納300余人次就業,發放勞務報酬15萬元以上。

                  “截至目前,突泉縣林下經濟總面積3073公頃,帶動400余名農戶增收,總效益達2300萬元。我們將以林地資源為依托,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鄉村特色旅游等林下經濟,讓特色產業興起來、群眾腰包鼓起來,把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又使經濟成果成為生態建設的有力支撐,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融合發展的道路。”突泉縣林草局副局長白胡嶺說。

                  近年來,突泉縣結合當地大蒜產業發展現狀,引進新品種,推廣綠色發展技術,不斷擴大大蒜種植規模和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大蒜產業向縱深發展,全力打造大蒜之鄉。

                  標簽:

                  上一篇:內蒙古發布生態文明重要成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