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全國生態日丨一方林:塞罕壩上續寫綠色奇跡

                  2023-08-16 09:53:27來源: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石家莊8月15日電題:一方林:塞罕壩上續寫綠色奇跡

                  新華社記者馮維健


                  【資料圖】

                  8月的塞罕壩,滿眼綠意。在塞罕壩林場大喚起分場的西太峪攻堅造林地,一株株小樟子松挺拔茁壯,沿著陡峭的山坡蔓延生長,昔日的荒山禿嶺被一抹新綠裝點得生機勃勃。

                  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這里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如今,一排排落葉松蒼勁挺拔,一片片云杉連綿成海。百萬畝人工林,鑄就了一望無際的綠色屏障,訴說著一代代務林人接續譜寫的綠色奇跡。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攻堅造林,成了塞罕壩“二次創業”要面對的新課題。

                  “啟動塞罕壩‘二次創業’,絕不僅僅是多栽樹、栽好樹那么簡單。”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于士濤說,“我們把土壤貧瘠、巖石裸露、蒸發快速的石質陽坡作為攻堅造林的重點,在石頭縫里栽種‘綠色’,向硬骨頭發起挑戰。”

                  “西太峪區域偏遠,苗木運輸難。地表只有不到10厘米的草腐殖層,下面分布著各種不規則的石塊,土層薄、土壤少、難存水,最大坡度達到30度以上。”據大喚起分場場長趙力群介紹,2019年之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就像塞罕壩百萬畝林海中的一小塊瘡疤,缺少生機與活力。

                  自1962年建場以來,一代代塞罕壩人堅持綠色發展,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坡陡栽植施工難、少土保墑難、貧瘠成活難……開展攻堅造林,意味著必須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和自然挑戰。站在新的起點,新一代塞罕壩人不懼艱險、迎難而上,潛心鉆研造林技術,開展各項攻關試驗。

                  車子上不去,就用騾馬把樹苗運上山;騾馬也上不去的地方,就靠人背肩扛;亂石坡缺土,就從別處取土再回填……就是這些“笨辦法”,幫助塞罕壩人成功改造一塊又一塊石質陽坡,啃下了“硬骨頭”。

                  經過10余年的探索,塞罕壩總結出了包括客土回填、覆膜保水、幼苗保墑、防寒越冬在內的一整套攻堅造林技術規范,為國內其他地區開展人工林繁育提供了寶貴經驗。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于士濤表示,2012年以來,塞罕壩累計完成攻堅造林10.6萬畝。目前,林場內石質荒山全部實現綠化,林場森林面積增加到115.1萬畝。

                  陽光穿透茂密的樹林,灑向綠草如茵的大地。初秋時節,置身林中,耳邊傳來陣陣鳥鳴,遠處的七星湖碧波蕩漾,湖畔花海美不勝收。

                  除了樹,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還包括森林、草原、濕地交錯帶自然生態系統及其天然植被群落。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物種資源,使塞罕壩成為天然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

                  經生物多樣性調查統計,塞罕壩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昆蟲660種、大型真菌179種、植物625種。

                  “狍子、灰鶴、大天鵝、野豬……近幾年,林場里的動物種類越來越多,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動物畫面也越來越豐富。”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李永東說。

                  “目前,林場正在適當壓縮景點開放面積。”李永東稱,塞罕壩林場共劃定1.89萬畝用于集中學習考察和生態觀光,約占林場總面積的1.35%,其余面積全年封閉管理,禁止游客進入,確保生態資源安全。

                  游客在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評估,塞罕壩每年可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涵養水源、凈化淡水2.84億立方米;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萬噸;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釋放氧氣59.84萬噸。

                  如今,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著超過10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這方林,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壩人的接力下,不斷續寫綠色奇跡。

                  標簽:

                  上一篇: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319萬平方公里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