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史冰峰為閆麗瑾捐助5000元
鼓勵趙鵬舉好好學習
“我曾經和你們一樣身處困境,是《北方新報》拉了我一把,讓我順利踏入大學校園。如今我參加工作了,積攢了兩個月的工資,希望能幫助你們圓夢大學……”8月11日,在武川縣,史冰峰交給貧困學子閆麗瑾和趙鵬舉每人一個裝有5000元現金的信封。
閆麗瑾家住武川縣耗賴山鄉圪頂蓋村,一家四口僅靠30畝薄田維持生計。今年高考,閆麗瑾以517分成績考入內蒙古大學,但學費和生活費卻沒有著落;趙鵬舉家住武川縣可鎮,母親沒有工作,妹妹上三年級,一家四口全靠父親維修自行車和配鑰匙的微薄收入過活。今年高考,趙鵬舉以547分的成績被內蒙古大學數理基地班錄取。史冰峰的這筆愛心捐款,解決了兩人的學費問題。
2012年,在《北方新報》第十次救助貧困大學生特別行動中,史冰峰是受捐助的學子之一。他當年的求助信中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我會努力學習,用我的成績來回報幫助過我的人和我的家人。將來也會用我的愛心去幫助那些有需要幫助的人,做愛心的接力者?!?如今,11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堅強的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他在用自己的行動,履行著當年的諾言。
史冰峰家住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早年一家五口全靠父母撿廢品為生。上高中的時候,由于奶奶突患腦梗,高額的醫藥費讓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十分困難。在《北方新報》和內蒙古佛教協會的幫助下,史冰峰順利走進大學,后來又通過助學貸款完成了學業。2023年6月,史冰峰從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畢業,回到母校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任教。他一直記著當年的那句承諾,積攢了兩個月的工資共1萬元,專程和記者前往武川縣困難學子家中,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
“能夠接過《北方新報》的愛心接力棒,幫助兩名像當初的我一樣身處困境的學子走進大學校園,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想,即使是微薄的光亮,也能照亮別人的路,給他們帶去一絲希望。”史冰峰接受記者采訪時動情地說,非常感謝當初給予他幫助的好心人,他始終記得當初自己是如何幸運地受助步入大學殿堂,完成自己的夢想。多年來,他一直心懷感恩,力爭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史冰峰逆境讀書成才故事,讓受捐助的閆麗瑾和趙鵬舉深受鼓舞。閆麗瑾激動地熱淚盈眶:“等我畢業了,我也要像史大哥一樣,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文·攝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