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海外網評:成都大運會不僅有“顏值”,更有“智慧”

                  2023-08-05 14:52:02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片)

                  圖為作為大運會“陪練員”的乒乓球機器人。(圖源:新華社)

                  “黑科技”助力開幕式大放異彩、賽事保障上演“機器人總動員”、“最強大腦”為場館保駕護航……成都大運會不僅“顏值”在線,更具“智慧”內涵,凸顯科技賦能、綠色低碳的鮮明底色,見證中國城市科技實力和創新活力。

                  小創意蘊含大力量,科技“點亮”智慧大運。雙臂拉花咖啡機器人深受運動員歡迎;3D照相館打印的真人手辦圈粉無數;乒乓“陪練”機器人拉、削、搓、推不知疲倦;智能小吃機24小時烹飪地道美食……大運村科技妙用不勝枚舉,不僅拉滿“未來感”,還頗具“人情味”。運動員村生活服務中心采用“冷巷”技藝,即便沒有風扇和空調,也能感到清涼與舒適。格魯吉亞代表團柔道運動員哈拉齊什維利·尼卡稱贊道,“外面的天氣很熱,但是這里非常涼爽,真是很棒的建筑設計。”大運場館不僅是競技和觀賽的載體,還成為展示科技水平的重要窗口。融入綠色建筑、低碳節能、智慧運營等創新技術,“科技范”十足的場館為大運會場館建設樹立新標桿。

                  精彩不散場,大運科技遺產將持續惠民。自動駕駛巴士、無人駕駛地鐵、蓄冷型降溫背心、智能廁所……成都大運會上眾多科技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推進“賽事側”科技賦能的同時,成都正多方面發掘新技術新產品在“城市側”的應用,讓其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促進賽事營城、興業惠民。大運場館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5G、超高清圖像等新技術,以用戶體驗為重點,將賽事功能需要與賽后綜合利用有機結合;大運村依托成都大學新建生活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實訓樓等單體建筑22棟,賽后將供大學教學使用。成都大運會落幕后,大運科技遺產將在未來更好造福市民生活,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大運活力,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搶抓大運契機,數字之光照亮城市未來。呈現精彩賽事之余,成都大運會堪稱一場科技盛會,凸顯中國城市創新活力。諸多令外國運動員稱贊的智能設施和服務,正是立足城市智慧系統,從城市科技創新而來。例如,大運會期間,“車載AI智能巡檢系統”對雙流賽區大運會場館及保障線路周邊的點位進行全天候巡查;交通信號燈高效協同的城市“綠波帶”,讓市民出行效率得到提升,更為大運會的暢通出行保駕護航。以大運會為契機,更多創新成果將在各領域推廣運用,不斷提升城市創新實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盡管大運會只有短短12天賽期,但其帶來的科技紅利將持續釋放,相關科技轉化發展永不“落幕”。當大運盛會遇見智慧城市,越來越多科技企業迎來創新發展新機遇。

                  在這場科技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中,科技賦能大運,貢獻驚艷世界的體育盛會;智慧賦能城市,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欒雨石)

                  標簽:

                  上一篇:成都大運會場館賽后將分類實施惠民開放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