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8月4日下午,大運遺產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成都龍泉驛區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主媒體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成都大運會將留下包括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教育與青年7個方面29個領域的豐厚遺產,為城市的長遠發展留下寶貴的財富,長久惠及城市和廣大市民。其中,體育場館是成都大運會留給這座城市最為顯性的體育遺產。賽后,將遵循場館功能屬性,按照“一場(館)一策”的原則,分類實施場館惠民開放。
成都大運會總共有49個場館,其中新建的只有13個,其余36個均為改造場館。新建場館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均達到了綠色建筑的二星級標準。場館的外觀設計和內部裝飾充分吸取了巴蜀文化,體現了成都特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貼近大眾的審美,許多已經成為成都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改造場館大多數在高校,賽后將用于高校的體育事業發展,有效防止了閑置浪費。
在成都大運會的籌辦工作中,大運場館能賽盡賽、能開盡開。僅在2022年就面向社會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近8萬小時,服務市民群眾超過509萬人次,舉辦各級各類賽事730余項,推動了全民健身在成都蔚然成風。
成都大運會結束后,將采取“短期+長期”相結合的方式,以市場化的思維來推動場館惠民和可持續利用。在短期內持續發揮高等級賽事的引流作用,推動賽事品牌、場館品牌的雙向賦能,促進賽事遺產更好支撐場館的后續利用,吸引更多的賽事落戶在場館。同時,遵循場館功能屬性,分類實施場館惠民開放,要落實全年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的天數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費或者是低收費開放的時間不少于35小時,讓廣大市民走進場館共享成都大運會成果。在中長期,要在賽事體系基本成型,全民健身蓬勃開展的基礎上,分段轉入探索市場化路徑,努力形成大型體育場館可持續綜合利用的成都之路,進一步提升場館的運營效能,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進一步推動體育場館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標簽:
小區居民被困,潛入洪水打開大門!他還有一個身份是…
2023-08-05《英雄聯盟》低成本COS,看了簡易裝扮,成功忘記泰國小哥
2023-08-05國產乳業股票龍頭有哪些?(2023/8/5)
2023-08-05“我的青春結束了”!《快樂大本營》停播后官微也“改名換姓”,一天之內40萬粉絲取關......
2023-08-05河北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2023-08-05車評頭條:J.D. Power總裁2019新年賀詞 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2023-08-05野生絞股藍茶有什么效果作用(野生絞股藍茶)
2023-08-05血禍者牧塵在靈路中做了什么(牧塵在靈路做了什么)
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