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航天員費俊龍(中)、鄧清明(右)、張陸在見面會上敬禮致意。新華社記者郭中正攝
7月31日下午,在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返回地球57天后,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這是神舟十五號乘組返回后,首次與媒體和公眾正式見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見面會上,有關專家介紹了神舟十五號乘組返回后的恢復情況及后續打算:乘組飛行正常返回后恢復期主要分為隔離恢復階段、療養恢復階段、恢復觀察階段三個階段實施。截至目前,乘組已完成前兩個階段工作。從整體來看,航天員身心狀態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待完成恢復健康評估總結后,3名航天員將轉入正常訓練工作。
在軌期間,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珍貴的歷史瞬間。見面會上,他們介紹了自己“太空出差”的情況和感悟,表達了作為中國航天員由衷的自豪和驕傲。
“圓夢不是奮斗的終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兩度飛天并擔任指令長的費俊龍表示,兩次任務雖有所不同,但永遠不變的是他們為祖國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永不停歇的備戰訓練和逐夢九天的赤膽忠心。“不管何時飛天,不管幾次飛天,我們都時刻準備著再次為國出征!”
作為迄今為止平均年齡最大的飛行乘組,神舟十五號乘組被網友們親切稱為“圓夢乘組”。談及“圓夢”,航天員鄧清明堅守25年的奮斗歷程令人為之動容。在現場,鄧清明用“25”這個數字表達了他的心情:“我們乘組從問天閣抵達報告出征的地點,正好是25米。”鄧清明動情地說,25年的堅守,25米的征途,鞭策并鼓勵他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圓滿完成了任務。
在現場,鄧清明與大家分享了一組難忘的數據——乘組在軌飛行了188天,進行了4次出艙活動,完成了15個科學實驗機柜的安裝測試,開展了涵蓋科學與應用、航天醫學等領域40余項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他激動地表示:“這一組組數字,彰顯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跨越發展,凝結著無數航天人不懈追夢的心血與汗水,是祖國和人民托舉我們飛天。我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圓夢不是奮斗的終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面對新的征程,鄧清明表示,將緊緊擁抱這個美好的新時代,始終保持本色、堅持奮斗,及時調整好心態,隨時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希望有機會再上太空。
“眼有星辰大海,胸懷赤膽忠心”
航天員張陸在太空拍攝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大多是關于祖國和家鄉的畫面。回想那一次次在中國空間站的舷窗邊眺望祖國、眺望家鄉,他感慨萬千地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情懷,承載著中華兒女千百年來對家鄉的深厚眷念,更是對國家的絕對忠誠。”
“第一次出艙,當面對無邊無際的太空時,我思緒萬千,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神奇、宇宙之浩瀚。”從最初的激動、興奮、好奇,到后來從容不迫、信心十足,4次出艙讓張陸對事業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眼有星辰大海,胸懷赤膽忠心”。
“得益于地面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們乘組之間的默契配合,更加得益于長期以來的扎實訓練,我們順利完成了4次出艙任務。”作為執行出艙任務次數最多的乘組,費俊龍表示,“4次出艙是我們這次任務的亮點,也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亮點。它是今天的紀錄,更是明天的起點,我們相信后續的乘組會創造更多更新的紀錄。”
“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穩更遠”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號乘組與神舟十五號乘組首次實現在軌輪換,成功“太空會師”,這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首次,也讓神舟十五號乘組感受到了親如家人般的情誼。“神舟十四號乘組的隊友們為了歡迎我們,專門設計了有趣的見面禮。這些溫馨的創意,讓我們的太空出差充滿了暖心的畫面與記憶。”張陸笑著說,“神舟十四號乘組傳遞給我們的這份關愛,我們也傳遞給了神舟十六號乘組。這份濃濃的情誼,是生死相托的相互信任,也是航天精神的接續傳承。”
在現場,光明日報記者向鄧清明提了個問題——作為我國最后一位飛上太空的首批現役航天員,是什么激勵著您一直堅持到現在?
“我們奉命出征,乘坐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出征太空。中國夢帶來航天夢,航天夢助力中國夢。”鄧清明的眼里閃爍著光芒,他堅定地說,“中國夢、航天夢、我的夢,同心筑夢、并肩追夢、攜手圓夢。正是一個個夢想的疊加,描繪出新時代最為壯闊的圖景,也激勵著我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追夢。”
夢想如期而至,星辰大海征途漫漫。中國載人航天經過30多年的厚重沉淀,跑出了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的加速度。當提及我國載人登月任務時,指令長費俊龍充滿期待地表示,要為中國人早日登上月球繼續努力,“我相信,在新的征程上,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一定會邁得更穩更遠”。
(本報北京7月31日電本報記者章文本報通訊員占康)
標簽:
東吳證券:給予道森股份增持評級
2023-08-01標普500指數創兩年來最長月線連漲紀錄,標普500 ETF(159612)漲超0.6%,盤中溢價交易
2023-08-01雪媚娘吃不了怎么儲存 雪媚娘吃不了怎么儲存保鮮
2023-08-01今年我市實施大氣治理及污水垃圾處理項目25個
2023-08-01男子冒著危險開鏟車逆流而上,用挖斗從洪流中救出一家三口
2023-08-01克服不利天氣,4架陸航直升機正在向門頭溝地區空投救援物資
2023-08-01觀看 G81 M3 Touring 每小時 100 公里的速度比寶馬聲稱的還要快
2023-08-01美媒又放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計劃8月下旬訪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