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四青年節,內蒙古“青年文明號”集體——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工藝研究所數字化與智能制造創新團隊的青年在奮斗中度過。
(資料圖片)
“如果把零件的翻轉和安裝都放在前一工位的機器人上,是不是可以減少工序,提高效率?”郝慧慧說。
“從理論上說,這個設想是成立的,可以避免工序操作不暢,我們試試看。”張磊說。
奮斗出成果。2015年,這個青年團隊參與建設的“特種車輛及其傳動系統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批準建設,實現了我區和兵器工業集團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
他們針對特種車輛數字化研制生產的迫切需求,重點開展三維工藝設計、工藝仿真、智能裝備研制等應用基礎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相關技術成果應用于多項產品關鍵零部件制造,用技術展現了“中國制造”的內蒙古青年智慧。
“我們一定要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取得階段性成果,讓‘青年文明號’閃閃發光!”劉婷說。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前夕,內蒙古“青年文明號”集體——中國航天科工六院紅崗公司探索材料創新團隊傳來好消息:他們研制的產品,性能達到了國內先進技術水平,取得了多項關鍵技術突破!再次展現了中國科技創新青年力量。
“青年文明號”是共青團授予青年團隊的榮譽稱號,旨在引領各類青年團隊用理想和信念展現蓬勃的青春形象;用使命和擔當挑起科技創新的大梁;用責任與情懷奉獻暖心的服務;用智慧和汗水譜寫新時代青春建功篇章。
截至目前,我區“青年文明號”活動覆蓋24個行業(系統),涌現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157個、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集體2698個。他們踐行敬業、協作、創優、奉獻的理念,在打造一流業績、創新創造、培養青年人才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將工作沉下去,讓號聲響起來,“青年文明號”激蕩著青春力量。
2021年,甘其毛都口岸110千伏變電站至蒙古國查干哈達35千伏輸變電工程啟動。內蒙古“青年文明號”集體——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巴彥淖爾供電分公司調度管理處保護班立即行動,成立對外供電業務對接小組,克服疫情影響、環境惡劣等不利因素,積極與蒙古國有關方面接洽協調。最終,一條全長29.6公里的線路成功送電,打通了中蒙第八條供電通道。
“青年文明號”集體帶頭人紛紛表示,“我們要把青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中。”按照“我為北疆添光彩——全區‘青年文明號’亮號行動”12項任務要求,內蒙古“青年文明號”集體持續開展崗位創新創效創優活動,在落實“五大任務”的實踐中挺膺擔當。(記者趙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