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據彭博社3日報道,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稱,盡管美國政府存在所謂“國家安全”方面的顧慮,但美國半導體公司仍希望進入中國市場。
環視頻/制作 李林芝
“(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我們不是唯一提出這一主張的行業,”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紐菲爾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我們的觀點是,我們不能缺席中國市場” 。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紐菲爾 資料圖 圖源:外媒
根據美國的《2022年芯片和科學法案》,華盛頓將向芯片企業提供500多億美元的行業補貼,邀請它們在美國建廠,華盛頓還為它們提供投資稅抵免優惠。美國不僅想通過補貼方案在2030年前創建至少兩個先進制程芯片的制造業集群,而且希望以此遏制中國大陸芯片行業以及經濟的發展。相關補貼方案規定,獲得美國補貼的企業未來10年在中國大陸的先進半導體產能擴大幅度不得超過5%,現有通用半導體產能擴大幅度不得超過10%;如果企業與中國等“受關注國”共同研究或共享技術許可,須返還全部補貼金。
關于美國的《芯片和科學法案》,據彭博社報道,紐菲爾表示,他樂觀地認為美國政府將務實地處理此類障礙,以確保芯片計劃成功并且相關企業能夠獲得資金。
此外,報道稱,美國半導體協會全球政策副總裁古德里奇也表示,“我們只是希望有明確的‘交通規則’,對于什么是國家安全問題,美國政府應該有明確的定義,并且透明和可預測”。他抱怨道,“坦率地說,在過去兩屆政府中,在國家安全和貿易限制方面,我們有點像在坐過山車。”“對于試圖制定五年規劃的半導體企業來說,不知道未來六個月可能會發生什么,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
據此前報道,拜登去年8月9日將《芯片和科學法案》簽署成法律,他當時在法案簽署儀式上的講話中多次明確提到中國。該法案向在美國的芯片制造企業提供巨額補貼的同時,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同意“不在中國發展精密芯片的制造”。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去年8月10日斥責,美國這個法案宣稱旨在提升美科技和芯片業競爭力,但卻對美國本土芯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推行差異化產業扶持政策,包含一些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投資與經貿活動、中美正常科技合作的條款,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該法所謂“保護措施”,呈現出濃厚的地緣政治色彩,是美國大搞經濟脅迫的又一例證。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去年8月18日表示,美方出臺《芯片和科學法案》,對美本土芯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和稅收優惠,是典型的差異化產業扶持政策。其中部分條款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嚴重違背了市場規律和國際經貿規則,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法案的實施應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符合公開、透明、非歧視的原則,有利于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避免碎片化。中方將繼續關注法案的實施情況,必要時采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