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鏤空的墻壁,可見秦柳昆家院中的花草。人民網 馬燾燾攝
院子里有100多年的石榴樹、60多年的枇杷樹、40多年的紅楓,還有一株20多年的曇花……“老宅蓋起來有90來年了,祖祖輩輩都住在這里,更新之后住著更舒暢了。”年逾古稀的“老南京”秦柳昆阿姨說。
(資料圖片)
秦阿姨家老宅子所在的小西湖街區,地處南京老城南核心區域,串接著夫子廟與老門東,是《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28個歷史風貌區之一,像這樣保留傳統街區空間形態和社會結構的居住型街區并不多見。
2015年小西湖街區開啟更新改造,成為鬧市區的一塊“實驗田”。改造方案探索了全新的老城更新思路,由“拆改留”轉向“留改拆”,“留”擺在了優先位置。最終,小西湖片區810戶居民中402戶選擇留下,秦柳昆家便是其一。
在房屋改造過程中,秦柳昆家的后院進行了景觀升級,設計師為后院單獨設計了庭院景觀,北側實心墻壁設計成鏤空樣式,讓墻外路過的游人可以隱約看見里面高低錯落、四時皆景的風光,私家院落變成如今的共享景觀。
小西湖街區一角。人民網 馬燾燾攝
改造不是劃根紅線大拆大建,在南京歷史城區保護建設集團副總經理黃潔看來,“我們尊重每個院落里面居民的意愿,努力留住老城南的煙火氣,不讓城市改造過的片區跟原住民沒了關系。”于是,在小西湖片區“小尺度、漸進式、微更新”的改造理念下,共享院落、共生院落、平移安置房等創新舉措應運而生。
部分居民搬走后騰出的空間,引進了茶館、民宿、餐飲、蟲文館、工作室等新業態,新與舊在這里融合共生。“秦淮燈彩的主要手藝就是竹子和紙,在老南京人眼里,逢過年時就要買一盞花燈親手點亮。”秦淮燈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顧業亮的工作室就開在了這里。他說,城市更新提升了街區的整體環境,市民、游客慕名而至的越來越多。
小西湖街區南門。人民網 馬燾燾攝
去年11月26日,202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正式公布,南京小西湖城市更新項目獲創新設計項目大獎。這是自2000年UNESCO亞太遺產獎設立以來,江蘇省首次獲得這一獎項。“在社會和技術創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這是評委會給出的評價。
“曇花一現難得,我家的曇花每到6月份就會開花,歡迎你們到時再來小院轉轉啊!”正值旅游旺季,面對走過家門口的游客,秦柳昆招呼道。
標簽:
末節21分難救主!特雷-楊空砍全場最高35分15助攻|快資訊
2023-04-24爭議不斷!尤文破門遭回溯&底線救球未給定幀 加蒂掌摑逃過一劫?
2023-04-24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業績超預期:一季度營收超1800萬
2023-04-24電子競技游戲有關的電影_電子競技游戲 實時
2023-04-24今天最新消息 青海玉樹新增1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世界觀速訊
2023-04-24速訊:4月24日聊城華通鹽酸價格下跌
2023-04-244月24日南京塞克塞斯二甘醇最新報價|全球微動態
2023-04-24格蘭仕微波光波爐使用說明書_格蘭仕微波爐說明書大全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