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魏郁、周雨晴、唐謙)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近年來,隨著數字化閱讀的普及和中外出版合作的加強,書籍也越來越便利地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搭建橋梁。跟隨記者一起認識幾位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他們都愛讀哪些中國書?
中村紀子
“大家好,我叫中村紀子,是一名日語教師,我2003年來中國,到現在已經20年了。我大學學的是中國歷史,那時候開始讀中文書,(我讀的)第一本書是魯迅先生的《故鄉》。”雖然中村紀子已經能夠比較流利地用中文進行日常交流,但說到她最愛的中國作家的作品,她還是決定用母語。她說,這樣才能更準確地表達中國書籍給她帶來的精神力量,“我很喜歡魯迅先生的《故鄉》,尤其是這一部分,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原文是這樣:‘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覺得這部分真的很棒。當我遇到困難,或者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總是被這句話鼓勵著。”
阿部葉菜子
除了在東亞地區擁有廣泛讀者和影響力的作家魯迅,中國當代作家的一些熱門作品也被這些愛讀中國書的“老外”關注到了。同樣來自日本的阿部葉菜子在湖南長沙生活了三年多,她最近正在讀的書是《平凡的世界》和《三體》。“(我)現在是看《三體》,還有《平凡的世界》也特別好。我看了這些電視劇(之后),就想看原著小說,所以我正在看《平凡的世界》中文版本,一點一點看,中文很有意思,表達真的很美妙。《三體》也特別好,我最開始看的是《三體》小說的日語版本,我覺得特別的有意思。(如果)要給年輕人推薦的話,我絕對推薦《三體》,真的好看。”
朱麗婭
來自意大利的朱麗婭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將近20年,她大學就主修中文和中國文化。從那時起,她就閱讀了大量中文書。她說:“因為我是中文系畢業的,我是意大利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畢業的,然后我的專業(是)中文和中國文化。我第一次接觸中文就是大學一年級,那個時候我看的中文書可能多一些,主要是課本,跟語言有關,(包括)語法、古漢語、藝術、哲學、歷史等等。現在因為工作比較忙,我可能不怎么看書了,(但)我看的基本上全是中文,工作上各種各樣的中文文檔,復雜的我也經常看。”
雖然工作很忙,讓她沒有太多時間閱讀,但朱麗婭仍然會定期參加圖書館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在這些交流活動中,朱麗婭認識了很多跟她一樣對跨文化交流感興趣的中國讀者。“我覺得來這里的讀者他們的英文都很不錯,而且水平很高,可以這么說。那些小志愿者或者老師,他們中文英文都很好。他們不是那種被動的,他們是(愿意)互動交流的,每一次他們都很認真很注意聽,還會問問題。我很喜歡(這種)互動的狀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可以相互學習,一起進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中國書為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他們透過這扇窗,觸摸中國的發展脈絡,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究中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標簽:
晾紙機_對于晾紙機簡單介紹
2023-04-23晾曬煙傳統生產技藝_對于晾曬煙傳統生產技藝簡單介紹
2023-04-23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寶山這個街道開展“銀齡課堂”活動|全球快看點
2023-04-23環球新資訊:領益智造提前歸還2.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閑置募集資金
2023-04-23環球視點!谷歌全球裁員1.2 萬人,CEO年薪被曝高達15億
2023-04-23ChatGPT和生成性人工智能已經在改變我們預訂行程和旅行的方式-熱點在線
2023-04-23南通崇川:化解行政爭議助推照護保險基金“顆粒歸倉”|當前熱聞
2023-04-23法官實地取證驚呆了,遍地的“西門子”傍名牌!
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