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半月談 | 千億工業園脫“黑”向“綠”

                  2023-04-13 17:41:21來源:《半月談》2023年第7期

                  半月談記者 張麗娜 安路蒙 王 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雙碳”戰略愿景下,碳排放量在全國占比超三成的工業園區成為控碳、降碳工作中難啃的骨頭,低碳轉型迫在眉睫。

                  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西部的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分為棋盤井和蒙西兩個工業園區,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區位優勢,這里成為內蒙古最早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工業園區。但長期以來,由于工業結構倚能倚重、生態環境脆弱,綠色發展重擔壓肩。近期,半月談記者走進鄂托克經濟開發區發現,近年來這里的企業和地方政府搶抓“雙碳”機遇,由里而外開始脫“黑”向“綠”,一場思想和行動的深刻變革正在發生。

                  抓源頭,控碳

                  走進棋盤井工業園區,成批的光伏組件陸續進場,工人們正在架設樁基、安裝光伏板。目前,上千畝的光伏板已經聯排成片,板下就是草場,呈現出一幅光伏板上發電、板下羊群吃草的綠色前景。

                  這是棋盤井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示范工程,由鄂爾多斯電力冶金集團和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聯合開發,規劃建設總裝機規模將達到1.5GW,同時全力推進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多能互補的新型電力系統與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探索構建高效的新型電力能源體系。

                  “能源結構調整是從源頭控碳的關鍵之舉。”鄂托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賈瑞表示,當地推進綠電替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開發區現有電力裝機504萬千瓦,其中自備電廠為370萬千瓦。到2025年,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將建成光伏3.67GW、風電4.7GW,新能源占比達到5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83萬噸。

                  產業結構調整發揮控碳作用同樣重要。賈瑞說,“雙碳”背景下,鄂托克經濟開發區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比如焦化產業從“以焦為主”變“為化而焦”,不斷延伸加粗產業鏈,向尼龍、碳纖維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下游產品端發展,從一塊煤到一匹布成為現實。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動能,聚焦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實行頂格招商,一批行業頭部企業落戶。

                  鄂托克經濟開發區棋盤井產業園高科技環保型企業生產區 郝常明 攝

                  嚴過程,降碳

                  作為鄂托克經濟開發區的科技創新標桿,鄂爾多斯電力冶金集團的節能降碳探索很有代表性。在投資27億元建設的硅基合金智能化低碳創新工廠,半月談記者看到,這里采用全自動、全封閉的物料儲運系統以及全自動澆鑄系統,有效解決傳統冶金廠運輸和冶煉過程中粉塵漫天、煙氣熏人的老問題。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集團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顏藝專介紹,通過工藝改進,48臺小爐子被減量置換成12臺高品質硅鐵旋轉爐體,并配套綠色供電系統、余熱高效利用技術,綜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都減少了35%。

                  “我們一直在大力研創推行新型生產技術,最大程度減少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顏藝專說,像這樣的節能技改項目還有不少,比如集團的多晶硅項目歷經三次重大技術升級改造,實現了從熱氫化向冷氫化、從多晶硅料向單晶硅品質提升,關鍵能耗下降70%,單位生產成本下降20萬元,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除了生產端,園區里的物流運輸也是降碳的關鍵環節。重型貨車是能源消耗大戶,而工業園區內每天有近萬輛大貨車往返運輸。為實現清潔運輸,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大力推行“電動重卡+封閉式拖掛”或甩箱的綠色運輸模式,加快封閉式皮帶運輸場景改造,力爭2025年棋蒙地區短倒燃油運輸車輛全部實現新能源車輛、封閉式皮帶(管廊)綠色替代,全力構建便捷、經濟、現代化的綠色低碳運輸體系。

                  保生態,治污

                  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建立在一片戈壁灘上,植被脆弱、缺水嚴重,幾十年快速經濟發展,也給這里帶來不小的環保壓力。“我們把生態治理當成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鄂托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武永寧說,當地制定了《棋盤井蒙西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三年攻堅方案(2023-2025年)》,決心標本兼治解決好突出環境問題。

                  為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開展現有焦化產能整合退出行動,并推進礦山、洗煤廠整合;同時,明確要求焦化、火電、鋼鐵、電石、水泥等行業企業限時完成超級排放改造。在大氣環境監管方面,二十大主題成就展上亮相的“五基”協同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立體遙感監測體系被率先引入園區,當地形成了及時感知、實時預警、精準溯源、全面監管的大氣環境監測體系。

                  針對固廢綜合利用問題,當地編制了《鄂托克旗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劃(2022—2025年)》,一批煤泥、煤矸石、電石渣等固廢利用項目落地,力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5%以上。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當地把治污工作深入各處細節。在棋千線沿路,每隔幾百米便架設著一個霧炮裝置,并配備感知設備,一旦道路揚塵嚴重,霧炮設備便會開啟精準精量降塵;在多家洗煤廠的出入口,特意建了貨車自動清洗噴淋房,還有全車震動除塵功能,防止車輛帶塵上路;以往露天存放的煤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封閉儲煤棚……

                  2022年鄂托克旗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成為內蒙古第三個躋身全國經濟百強縣的地區。賈瑞說:“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治理,我們主動轉變發展觀念,在低碳轉型中謀出路、闖新路,突破資源‘天花板’,走出一條綠意盈盈的高質量發展新路,3年內有望再造一個千億元工業園區。”

                  標簽:

                  上一篇:快消息!“牽手草原——內蒙古形象”主題美術作品展深圳首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