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網上針對企業和企業家,特別是針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各類虛假不實信息時有出現,國家網信辦將在今年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
網絡謠言可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從尋親男孩劉學州到粉發女孩鄭靈華,再到旅行博主“管管”……樁樁悲劇令人心痛。網絡謠言也會讓企業付出慘重代價,比如,胡編企業家“去世”、造謠企業家“跑路”、編排女企業家的私生活等,不僅損害企業品牌形象,侵害企業家合法權益,甚至還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像有的企業本身資金鏈就緊張,很可能一個謠言便能將其擊垮。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的發展之基、活力之源。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優化營商環境一再被強調,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一再被重申。不過,營商環境不只在線下,也在線上。截至2022年12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網絡已走入千家萬戶。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也要完善政策措施等“軟環境”,還要有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從而為企業家安心謀發展“撐腰”。
2022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可以說,在全力拼經濟的當下,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恰逢其時。該揭露的揭露,該處理的處理,向網絡造謠者“亮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表現,也是保護企業和企業家的迫切需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優化營商網絡環境,首先呼喚嚴格的監管規矩,要重拳整治網絡生態突出問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標本兼治、長治長效。其次網絡平臺的作用不可忽視。網絡平臺既是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信息內容管理的首要責任主體,要主動作為,當好“把關人”。此外,對網民來說,要提升網絡素養和文明意識,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別“按鍵傷人”,將負面情緒發泄到陌生人身上。
監管持續治理、平臺嚴格把關、個人規范自覺、多方共同努力,一個清朗的“網上營商環境”才可望可期。當然,無論國企還是民企,如果在經營中出現違法違規問題,都應該接受輿論的監督和批評。構建良好的輿論環境,不等于將立足于事實的善意批評拒之門外。只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經營主體提供充足的陽光雨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腳步就會更加堅實。
(作者:梁瑜 中國經濟網供稿)
標簽:
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
2023-04-13“延時+錯時”“上門辦、馬上辦” 電動車流動掛牌小分隊“開張”啦!|速遞
2023-04-13【天天聚看點】【關注】出城口精細化保潔 扮靚城市“門面”
2023-04-13呼和浩特市三個旅游景區入選首批自治區級非遺旅游體驗基地
2023-04-13【全球新視野】內蒙古草原書屋 “世界讀書日”閱讀活動來襲
2023-04-13開展公益活動 參加義務勞動 凝聚社會正能量 一抹抹“志愿紅” 為城市增光添彩 環球速訊
2023-04-13當前看點!油畫《草原上的“微”生活》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2023-04-13熱點在線丨《呼和浩特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實施 推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優化提升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