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社區看護:阿爾茨海默癥的養老探索

                  2023-04-10 15:48:17來源:正北方網

                  準備吃午餐的老人們


                  (資料圖)

                  “恐龍奶奶”總喜歡坐在這里看著玩偶

                  每天午飯后,在二樓靠走廊的固定座位,“恐龍奶奶”都要長時間坐在這里,面對著一只恐龍玩偶,不停地用手揉搓桌面。木制的桌面,被她搓出了兩個淺淺的小坑。這位84歲的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在賽罕區仕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住了兩年。她已經忘記了很多事情,記憶停留在照顧孫子的時間段。

                  “化學老師”也是位84歲的老奶奶,得到這個稱呼是因為她曾是一名化學老師,也因為她以化學成分為由,拒絕吃任何藥物,包括降壓藥。前幾年,她的老伴去世了,三個孩子都在國外。經過考察多家機構之后,家人決定把她送到這里。剛來的幾天,她排斥跟陌生人交流,如今她總是拄著拐杖在樓道里慢慢散步,喜歡聊天。

                  每個房間的門口,都掛著老人的照片

                  二樓每個房間門口,都掛著老人的生活照。有些老人出去遛彎回來,就不記得自己住在哪兒了,照片能幫他們回家。不過,現在入住的老人,大部分已經無法自己下床了。這些老人,有工程師、教授、會計,也有當過領導干部的,而衰老是個慢慢脫去社會身份的過程。如今,他們在這里更多地是用年齡和身體狀況來分類。

                  每天,工作人員和護士,會為這些高齡老人提供專業的看護和照料,如晨間護理、喂飯、助浴等。在這里,他們能受到比在家更精心的照料,像食物顆粒的大小、飲用水的水溫都是經過測評,量身制定的。

                  2021年,賽罕區仕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成立,引進德國養老服務企業蕾娜范入駐經營,是自治區標準委確定的自治區居家和社區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示范點,也是呼和浩特市極少數的能夠接收輕、中、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和臨終關懷老人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給老人測血糖

                  護理人員在整理老人的床鋪

                  這里入住的35位老年人,平均年齡85歲,年齡最大的95歲,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為主,其中有5人是正在用藥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以前,這些老人多數是由家人或保姆照顧。

                  失能老人由工作人員全程看護

                  認知障礙患者照料是個社會性難題。他們的就醫和日常生活都需要專業支持,但很少有醫院能接收像阿爾茨海默癥的失能失智老人,而醫院也并不適合長期照顧。目前,社會上的養老機構,大都難以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絕大多數認知障礙患者是由家庭照護。“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無論是伴侶還是子女,要求一位家屬,為病人犧牲掉全部個人生活都是很困難的。

                  呼和浩特市是全區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且老齡化程度明顯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6月,全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戶籍總人口的21.91%。作為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近年來呼和浩特市著力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標準化示范點創建。

                  靜坐的老人

                  2023年,呼和浩特繼續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建設,并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惠民、利企政策,確保各類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能運營、可持續、服務優。

                  讓失能失智老人從容、安寧、有尊嚴地度過晚年,有了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強力支持,成為可以期待的目標。文·攝影/草原全媒·北方新報首席記者 查娜

                  護理人員精心照顧高齡老人

                  標簽:

                  上一篇:微視頻|春和景明萬象新 世界熱門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