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李潔瓊 王志艷
(相關資料圖)
反轉來得很快!
最近網上熱傳的“中電科加班事件”中的工作群聊天記錄,是偽造的!
7日晚,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通報事件調查結果。目前,涉事者陳某龍已被行政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網上熱點不時上演“反轉劇情”,網民關注“感情錯付”,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下次且得讓新聞飛一會兒”……這大概是近年來不少人“網上沖浪”都有過的經歷。
“反轉劇情”的背后,是網上虛假信息和謠言泛濫的亂象。近年來,“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寒門大學生偷外賣”“劉學州被網暴致死”等熱議事件中,混雜著不少自媒體的造謠傳謠、惡意炒作。
人們常說,謠言止于智者。但如今網民要想撥開迷霧看到真相,還真是不容易。
比如,偽造嫁接,以往的謠言大多是一段文字,現在不僅有文字,還有嫁接或者偽造的圖片、視頻來“佐證”,更有膽大者,連警方賬號都敢冒充;
比如,腦補細節,一些自媒體以熱點新聞事實為主干,杜撰各種細節進行渲染,一些刑事案件,警方剛接到報案,自媒體已經詳細“破案”了;
再比如,評論帶節奏,一些自媒體“帶怒黨”緊跟熱點,故意歪曲事實,抓住一些細節大作文章,聽起來“正義感”十足,實際上不過是制造噱頭,將讀者帶偏……
自媒體亂象層出不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造謠的成本太低,維權的成本太高。法律要讓造謠者心生忌憚,才能打擊網上虛假信息,遏制惡意炒作。
近日,中央網信辦針對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出臺一系列整治措施,就是要讓法紀利劍樹立權威,讓那些唯利是圖、沒有底線的自媒體付出違法應有的代價。
網絡空間從來都不是無法無天的“江湖”,更不是來去自如的“造謠場”。想不負責任地搞事情,想不擇手段地賺流量,打這樣的如意算盤,最后的結果必然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標簽:
2023年高考內蒙古繼續實施專項計劃
2023-04-08每日消息!嚴厲打擊超量開藥、重復開藥等行為 27家定點醫療機構存在違規問題被查
2023-04-08險!呼和浩特一男孩不慎落入河道 找到他時……|環球觀焦點
2023-04-07每日信息:【平凡人物 身邊榜樣】吾心換民心 駐村更助村——寇家營村駐村第一書記朱小軍
2023-04-07全球今頭條!劣質散白酒變名酒首府警方跨省破案
2023-04-07即時焦點:點贊!乘客突發疾病,內蒙古醫科大學3名醫學生挺身而出!
2023-04-07“仁愛媽媽”守護困境兒童快樂成長
2023-04-07環球關注:消防安全 科普教育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