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當前正值馬鈴薯脫毒苗繁育的最佳時期,走進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的內蒙古希森種業商都組培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工作臺前全神貫注地對馬鈴薯脫毒苗進行繁育。他們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將幼苗“種植”到瓶子詢問的培養基中,動作嫻熟、規范。在組培中心的培養室里一排排精致小巧的玻璃瓶中,馬鈴薯脫毒苗在營養液的滋養下,長出細長的根須和莖稈,吐露嬌嫩的綠芽。
據介紹,希森種業商都組培中心擁有3.15萬平方米組培車間,同時配套建設微型薯恒溫儲存庫0.4萬平方米,分揀車間0.4萬平方米。該組培中心每年可繁育脫毒苗1.5億株,生產脫毒原原種4億粒,可滿足8萬畝原種田用種,120萬畝一級種薯田用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現代化組培中心。
圖為希森種業商都組培中心全景。通訊員 薛強攝
商都縣位于烏蘭察布市東北部,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農作物病蟲害和動物疫病相對較輕,具有發展綠色農畜產品和有機農業的天然優勢條件,尤其是產出的種薯具有品質高、抗病力強、增產潛力大等特點。
近年來,商都縣依托“中國薯都”核心種植區,以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為契機,按照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麥菜薯、牛羊乳”六大產業發展總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全力打造集種薯研發、產品交易和博覽展示為一體的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與此同時,引進藍威斯頓、希森、藍天、科都薯業、德義粉絲、溢源醋業等馬鈴薯精深加工企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拉動全縣馬鈴薯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正在大力推進的巨弘馬鈴薯綠色小鎮項目是當地優化馬鈴薯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據介紹,小鎮核心區域5.5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37.1萬平方米,充分利用商都縣馬鈴薯產業優勢條件,依托七臺鎮優質地理環境,著力打造馬鈴薯產業科技、加工示范平臺和全產業服務平臺,建成集科技示范、農業生產、馬鈴薯加工、電商物流、健康養生、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小鎮。項目建成后,小鎮預計可容納4.5萬人,直接新增就業崗位約8000個,輻射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發展。
工作人員在進行馬鈴薯脫毒苗繁育。通訊員 冀學玉攝
目前,商都縣已建立“脫毒種薯+地膜覆蓋+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的生產體系,基本形成了集脫毒繁育、基地化種植、規模化加工、現代化儲藏、社會化銷售為一體的馬鈴薯全產業鏈條。每年可加工馬鈴薯鮮薯40萬噸、生產法式薯條5萬噸、全粉2萬噸、精淀粉2萬噸、營養醋1.2萬噸、凍薯制品0.6萬噸、雪花粉0.5萬噸、粉皮(絲)0.4萬噸,初步培育形成“精淀粉—休閑食品”的加工鏈條。全縣累計建成20噸至60噸儲窖83座、60-100噸316座、100噸以上7座、5萬噸通風儲庫4座,加上農戶小型儲窖,馬鈴薯總倉儲能力達到45萬噸。
與此同時,商都縣還擁有馬鈴薯營銷協會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6家,營銷大戶51家,營銷人員1460人,年均外銷鮮薯20萬噸,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河南、山東、廣東、江蘇等地,還有部分出口至俄羅斯、蒙古等國。2021年底,商都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馬鈴薯全產業鏈典型縣。
下一步,商都縣將加大支持希森公司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創新,推動旱作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藍天福景堂馬鈴薯精深加工全產業鏈項目建成投產,積極引進變性淀粉等應用加工項目,不斷延伸馬鈴薯產業鏈條,推動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