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2022年,內蒙古持續做好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以下簡稱“一湖兩海”)治理工作,“一湖兩海”水質指標總體向好。
近年來,內蒙古全力推進“一湖兩海”綜合治理工作,把做好“一湖兩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從“治湖泊”轉向“治流域”。內蒙古把呼倫湖保護治理作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頭號工程”,編制《呼倫湖流域生態與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呼倫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實施方案》,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并深入實施生態移民、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在烏梁素海,內蒙古在持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的基礎上,開展點源、面源、內源綜合治理,推動農牧業轉型發展,制定烏梁素海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和配套辦法。在岱海,實施了農業節水、工業節水、河道疏浚、生態補水、生態恢復、水質恢復等措施,推動岱海水生態治理,并將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思路由“一湖”治理轉向流域治理。
截至2022年底,呼倫湖2022年規劃實施的18個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資3.97億元。湖面面積達到2239.6平方公里,穩定保持在合理區間。除化學需氧量、氟化物外,其他主要水質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V類標準。烏梁素海2022年規劃實施的11個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資17.2億元。全年生態補水5.17億立方米,水面面積達到293平方公里,湖心區斷面水質穩定在Ⅳ類。岱海2022年規劃實施的16個治理項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資13.8億元。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全線通水,已向岱海補水5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達到44平方公里。除化學需氧量、氟化物、高錳酸鹽外,其他主要水質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V類標準。(記者張慧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