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吃過早飯,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簡稱“科右前旗”)呼和馬場村民劉燕早早出了門。幾分鐘后,她出現在中利牧業2.5萬頭優質奶牛養殖牧場內。作為家門口就業的一位受益者,她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能夠找到這樣一份既不繁重又得心應手的工作,對于劉燕來說是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背后是科右前旗的奶業振興之路。
據介紹,作為興安盟萬頭奶牛養殖牧場智能示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利牧業2.5萬頭奶牛養殖示范牧場是目前內蒙古單體最大的標準化奶牛養殖項目。該牧場占地面積2017畝,建設各類牛舍32棟,現存欄奶牛12000余頭,日產奶量約160噸。
圖為中利牧業2.5萬頭奶牛養殖牧場內的牛舍。賀心欣 攝
“我們用工一部分是低收入者,所有員工都有五險一金,工資比興安盟社會平均工資高一些,還管吃住。除了促進就業,大量收購青貯不僅促進了周邊種植業結構調整,還為百姓打開了增收致富之門。”中利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定宏介紹說。
今年年初投產的內蒙古興安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面向液態奶行業“5G+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示范項目也為科右前旗奶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據介紹,首批投產的項目一期生產線共有4條,年產值將達到5億元以上,帶動500人直接就業。該項目落地投產,還帶動科右前旗相關牧場同步快速發展。牧場的建設,除新增2000個就業崗位外,還形成了“草畜乳農”利益聯結長效機制,并帶動全旗飼料加工、運輸業、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深入推進奶業振興,大力推動‘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全產業鏈發展,實施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爭創‘國家現代農牧業產業園’。”今年年初,科右前旗委副書記、旗長王立東提出,要把奶業振興作為2023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并做出了安排部署。
從單兵作戰到規模化養殖,科右前旗作為“奶業振興”排頭兵,堅持轉變方式、調優結構,持續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深入實施奶業振興行動,構建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好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目前,科右前旗奶牛數量和牛奶產量居興安盟第一位。總投資32億元的中博農、中利、優然、白音4座萬頭牧場建成投產,總投資6億元的修剛云端牧場年內完成投資1.5億元,優質奶牛存欄4萬頭,為伊利乳業日供原奶500噸,實現產值8億元,帶動就業1000人、流轉土地5萬畝、收購青貯15萬噸,幫助2000余農牧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標簽:
服務人民,我們是認真的!|每日熱文
2023-03-29天天時訊:我區女拳手摘得2023年女子世界拳擊錦標賽金牌銅牌
2023-03-29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_天天看點
2023-03-29環球快播:美國第一公民銀行宣布收購硅谷銀行
2023-03-29【關注】精細化管理 讓共享單車停放從“無序”變“有序”
2023-03-29【文明實踐動態】“民族團結一家親 愛心義診暖人心”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 天天快訊
2023-03-29實時焦點:托克托縣:深入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
2023-03-29回民區應急局開展“守護綠色美好家園 預防森林草原火災”宣傳活動|環球播報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