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網暴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3月2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打擊網絡暴力,并將網絡戾氣列為整治重點。
網暴之禍猛于虎。尋親男孩因網暴致死、高三女生因誓師大會上激情澎湃的發言遭受網暴,最近,又有汶川地震幸存者“鋼腿女孩”被網友非理性攻擊……近年來發生的多起網絡暴力事件,嚴重侵害個人權益,對網絡空間的秩序和安全造成嚴峻挑戰。
相較于現實社會,虛擬空間的匿名性,淡化了人們的言行責任感,更容易出現口無遮攔的情況。不論是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還是刑法,對網絡暴力都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國家網信辦對治理網暴高度重視,此前開展的多輪清朗網絡治理行動,也有力打擊了網絡暴力,讓挑釁法律者受到了應有的處罰。為有效解決網暴問題,國家網信辦去年11月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從解決問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效舉措。
但我們也得看到,網絡世界極為龐大復雜,每天都在生產海量內容,而網暴早已呈現點多面廣、傳播速度快、追溯與舉證難等特點。這些都意味著治理網暴絕非一時之力、一日之功,需要全社會共同付出長久的努力。
在28日發布會上,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和網暴相伴相生的是網絡戾氣,網絡戾氣對網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今年將在嚴管評論區、整治直播PK環節問題、處置網絡戾氣集中板塊等三個層面打擊網絡暴力。
的確,整治網暴,首先就要整治導致網暴存在的網絡環境,整治網絡戾氣本身就是在治理網暴的“土壤”。這主要涉及網絡平臺的主體責任。這就要求各平臺必須加強各類社區與評論區管理,壓實各類賬號管理主體的治理責任,對于情節惡劣的納入黑名單;而網絡直播平臺必須嚴肅查處逞勇斗狠、互撕攻擊、謾罵吐臟等行為,對惡俗的言論及時采取下線干預甚至永久封號的處罰。
職能部門同樣不能缺席。這一方面需要壓實對平臺的監管責任,若平臺存在失管失察,造成嚴重后果的,必須依法追究平臺責任;另一方面,對于網暴觸發的權益侵害問題,監管部門也要及時通過平臺共享的線索,快速鎖定相關責任人,以追究其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絕不姑息。
網暴本質上是關于人與人的事件,所以減少乃至杜絕網暴,歸根結底,還是要訴之于人。提升道德水平,養成法律意識,恪守言論邊界,這是一個現代公民網上沖浪的基本素養。這看似是老生常談,但揆諸人性,反求諸己,潛移默化的自律與修行,往往是改變的開始。網絡社會絕不能成為一個充滿口嗨與羞辱的“暗黑世界”。敬畏道德與法律,不作惡,不傷人,應該成為所有人共同遵守的上網規則。(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王言虎)
標簽:
服務人民,我們是認真的!|每日熱文
2023-03-29天天時訊:我區女拳手摘得2023年女子世界拳擊錦標賽金牌銅牌
2023-03-29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_天天看點
2023-03-29環球快播:美國第一公民銀行宣布收購硅谷銀行
2023-03-29【關注】精細化管理 讓共享單車停放從“無序”變“有序”
2023-03-29【文明實踐動態】“民族團結一家親 愛心義診暖人心”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 天天快訊
2023-03-29實時焦點:托克托縣:深入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
2023-03-29回民區應急局開展“守護綠色美好家園 預防森林草原火災”宣傳活動|環球播報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