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下,3月2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同有關研究機構在湖北荊州和宜昌放流2.3萬余尾中華鱘。
9時30分許,記者在湖北省荊州市長江水生生物放流廣場看到,隨著工作人員打開放流槽,一條條中華鱘從放流通道滑入長江。據介紹,此次放流的中華鱘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其中,長度超1.5米的個體有28尾,60至80厘米的個體有300尾,20至30厘米的個體有2.3萬尾。
為了精確掌握這些中華鱘個體在長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規律,放流前,科研人員根據中華鱘魚體規格,在全部魚體內分別植入了金屬線碼、被動整合雷達(PIT)等標記,以便后期跟蹤監測。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歷史,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和長江珍稀特有魚類保護的旗艦型物種。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所長鄒桂偉說,人工繁殖及放流是魚類物種保護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實現魚類種質的延續并對野生資源形成持續補充。(記者 田中全、李思遠)
標簽:
【文明實踐動態】“民族團結一家親 愛心義診暖人心”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 天天快訊
2023-03-29實時焦點:托克托縣:深入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
2023-03-29回民區應急局開展“守護綠色美好家園 預防森林草原火災”宣傳活動|環球播報
2023-03-29全區網絡交易領域助企惠民專項行動全面展開
2023-03-293次奔波千里 守信老李終于還了20多年前欠的1.5萬_環球聚看點
2023-03-29我區天氣晴好降水偏多適宜春播_環球速看料
2023-03-29環球觀熱點:英國威奇法姆油田發生泄漏事故
2023-03-28焦點播報:2023年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落幕 內蒙古拳手楊柳獲得金牌 李倩獲得銅牌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