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熱評丨想方“設法”服務“自己人”

                  2023-03-23 17:58:18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廣州公布了《廣州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圍繞如何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難題,向社會各方面征集意見建議。希望通過立法形式,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在穩就業、促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經常用“56789”這組數字來形容民營經濟在GDP、就業等方面的突出貢獻,而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這一比例更高。比如廣州300多萬家市場主體中超過95%是民營經濟,80%以上的新增就業與民營經濟密切相關。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其潛力和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民營企業身上。讓民營企業這些生機勃勃的“魚”游得暢快,才能讓中國經濟這片“海洋”呈現出更大的活力和創造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環境”。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闖勁十足、經營靈活的特點,為民營企業大展身手提供充足空間,就要有針對性地破除一系列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急民企之所急、解民企之所困,尤需以法律規范攻克“頑瘴痼疾”。針對一些民營企業依然面臨貸款難、被拖賬欠款等問題,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慎用強制措施”“不得拖欠款項”“平等參與公共資源交易”等,精確瞄準痛點,期望用規范讓民營企業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近日,江蘇省推出社保補貼、信貸支持等18條扶持舉措降低個體戶經營成本,浙江省工商聯邀請1.6萬家全省民營企業給營商環境“打分”,北京經開區設立“一次查詢”辦理窗口避免企業來回跑……各地從強化環境支持體系、構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為民營企業當好“服務員”,持續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相關政策的關鍵不在于對企業越管越多,而在于管得少、放得開。通過地方法規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只是第一步,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形成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的共識,多方發力共同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能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文丨孔令龍)

                  標簽:

                  上一篇:【透視】最新民調:僅10%美國民眾充分信任銀行業,多數人認為政府監管不到位_焦點關注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