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駕駛耕地機進行翻地作業(無人機照片) 項菁 攝
中新網紹興3月22日電(記者 項菁)在浙江紹興嵊州市長樂鎮開元村田間地頭,連日來,“90后”姑娘周丹身著寬松的衛衣、舒適的運動鞋,頭戴一頂遮陽帽,熟練地操縱著新入手的大功率耕地機,為1100畝早稻播種做足準備。
(相關資料圖)
轟隆隆的馬達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也喚醒了周丹心中那片“希望的田野”。
很難想象,從容、干練且深耕家鄉沃土的這位“新農人”,曾是一名“馳騁”海內外市場的外貿人。兩年前她毅然返鄉,與種糧的父親一起投身現代農業。
“種糧很辛苦,但我父親一直不愿意放棄。那時候我也覺得農業大有可為,所以就決定回家,和他一起干。”周丹受訪時自信地說,“兩人一起種糧,肯定有‘1+1大于2’的效果。”
如其所言,返鄉后,周丹創立嵊州市周丹家庭農場,和父母分工配合,“我負責現代農機、對外交流部分,父親負責傳統種糧技術,母親主要管理家庭農場。”
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周丹深諳。為了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種田模式,作為村民眼中的“新鄉賢”“糧二代”,周丹自學現代農業技能,嘗試引進無人植保機、大功率拖拉機等新型農機,并探索科學管田。
“現代農業要發展,肯定需要升級機械設備?!焙蛡鹘y種糧大戶有所不同,周丹希望運用新技術,探索育秧、播種、收割、烘干等種糧全流程機械化,以此種出更優質的稻谷。
周丹操縱耕地機 項菁 攝
經過摸索和努力,2022年,周丹和父親一起種植的自家稻米榮獲“嵊州好稻米”稱號。
眼下,周丹還忙著籌備建設“疊盤暗出苗育秧中心”。她說,以后秧苗不需要再到外面購買,只要借助自動化流水線,在家門口能實現從添土、灑水、播種到覆蓋、疊盤、出苗的現代育秧,“還能為其他糧農提供秧苗”。
人勤春來早,耕種正當時。得益于種糧新政,今年,周丹又擴大了稻谷種植面積。
周丹操縱無人植保機為糧田噴灑基肥 項菁 攝
作為農業大縣,今年年初,嵊州推出多項種糧補助政策,同時新增財政資金1000萬元用于種糧直補,資金同比大幅增長。其中,對“種植早稻繼而種植連作晚稻”“提高糧食復種指數”的種糧大戶給予特別支持。
在新政的催化下,2023年嵊州早稻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是去年的3倍。為確保穩產增收,當地農業部門已組建多個技術服務團隊,赴規模較大的早稻生產基地蹲點指導。另外,當地組建的10支農業社會化服務隊伍也將對育秧、機插、植保、烘干等種糧過程進行服務。
這恰是浙江春耕備耕的生動景象。
在探索共富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路上,日前,浙江省委發布的一號文件《關于2023年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要求,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作為頭等大事、擺在首要位置。
農技人員向周丹介紹種糧政策補貼 項菁 攝
藏糧于地,也要藏糧于技。該省提出要做好“三抓三強”,即抓耕地強根本、抓科技強支撐、抓機制強動能。同時明確,今年糧食生產播種面積穩定在152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124億斤以上。
眼下,浙江廣袤田野上,縱橫阡陌間,隨處可見包括周丹在內的糧農忙碌身影,新老農人積極翻耕農田、清理溝渠,共同繪好江南水鄉的“春耕圖”。(完)
標簽:
實干顯擔當 巾幗綻芳華——記“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女子中隊 全球視點
2023-03-2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是小小廚師長”
2023-03-22歐盟報告說歐洲南部和西部已現旱情_全球速訊
2023-03-22擔憂經濟前景 亞馬遜擬再裁員9000人 全球通訊
2023-03-22聚焦:女足世界杯款待套餐開始售賣
2023-03-22精選!相親還是詐騙——部分網絡婚戀交友平臺陷阱重重
2023-03-22世界熱推薦:對于單次事故最高報銷金額和免賠額您了解多少? 寵物經濟帶熱寵物保險 各個險種要算細賬
2023-03-22全球熱議:打擊“電詐”追贓65.5萬,警方現場返款!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