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創新內蒙古 發力新賽道】③一粒種子背后的攻堅力量

                  2023-03-19 23:04:08來源:奔騰融媒

                  內蒙古集聚科技力量聯合攻關,今年,將圍繞8大產業集群和16條產業鏈,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在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園區實驗地里,科技人員正在進行小麥播種劃片,前不久剛剛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巴麥13號”被種進了試驗田里,這粒種子承載著進一步提高小麥產量的重任。

                  閆文芝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正高級研究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作為一個小麥研究工作者,就是千方百計培養出產量更高的、品質更好的、能符合咱們社會生產需要的新品種。

                  河套灌區是國家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和加工基地,但河套小麥存在品種老化、產量不穩等問題。2022年,內蒙古啟動實施種業、“雙碳”等26項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投入經費2.2億元,支持24個創新聯合體揭榜攻關。在自治區8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下,巴彥淖爾農高區組織開展“河套硬質小麥及制品生產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兆豐河套面業有限公司等科研力量聯合攻關。

                  閆文芝成了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育種是一個漫長和艱辛的過程,最快也要10年才能育成一個新品種。在此之前,閆文芝和團隊已經在高產小麥品種研發這個領域深耕了6年,收集了2000多份小麥種質資源,組配了多個基因雜交組合。

                  2021年,項目得到自治區的政策支持,一年后,團隊自主培育出的品種中有4個通過審定,17個試驗品系進入國家和自治區區域試驗,“巴麥13號”平均畝產突破500公斤,產量超老品種10%左右。

                  閆文芝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所正高級研究員

                  市里面正在大面積推廣,今年預計播種面積能達到7萬畝左右,可以帶動我們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今年,內蒙古圍繞8大產業集群和16條產業鏈,持續實施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將在新能源、煤化工及生態環保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劉爽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自治區集聚科技力量開展原創性和引領性科技攻關,組織實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為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標簽:

                  上一篇:當前動態:各地因苗施策 分類管理 確保夏糧豐收基礎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