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戴上一副虛擬現實眼鏡,在獨特視角下觀賞古城的“前世今生”。陜西西安推出的“VR沉浸式”空中覽古城項目,給游客帶來震撼而美好的體驗。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和可穿戴設備在消費場景中大展身手,也為旅游業增添了新的色彩,讓人大呼“太過癮了”。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回暖勢頭比較明顯,開了一個好頭。其中餐飲、文娛等服務業表現亮眼,而服務性消費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已近“半壁江山”,受到廣泛熱議。
“旅游不再是簡單地守一座山、一個園,而是在歷史文化挖掘和技術應用中催生新的業態。”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專注于文旅產業創新的吳國平帶來了打造文旅業“專精特新”的議案。他提議,推動文旅行業數字化變革和自主研發,文旅行業的“專精特新”要更側重人性化服務、創意、美學等多個維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恢復,就要盤活“存量”;要擴大,就要創造“增量”。既要有傳統消費的轉型升級,又要有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的擴能增效。當下,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高品質、定制化、體驗化更是打開了消費的全新空間。從文化經典的數字呈現,到“新國潮”的個性化表達,無不體現出對“人”的關懷和精神滿足。
如果說文化和精神內涵賦予了消費以內核,那么科技則為消費插上了一雙翅膀。當下,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成為新型消費的明顯特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數字經濟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7%以上。
種種“新”消費,不僅刺激了消費活力的持續釋放,也拉動了經濟增長、滿足了人們的美好生活追求。有了新前景,還要讓老百姓敢消費、有錢消費。而從中央一系列穩就業和加強財稅支持等措施來看,消費并不是在單線前行,而是在一盤綜合盤活的棋局中健康遠行。
從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到保持“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個“質”字貫穿全局。需求和供給相互牽引,使消費兩端走向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這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也是實現良性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文|石墨)
標簽:
蔬菜供應吃緊 不少人準備“自力更生”|環球熱消息
2023-03-07梅西造千球、姆巴佩破紀錄 大巴黎能否留住兩尊“大佛”?
2023-03-07農貿市場“顏值”高還便民 真贊!-每日快報
2023-03-07時間明確!價格又要變了!
2023-03-07全球報道:【城事】回民區加快推進三級政務服務全覆蓋
2023-03-07【首府精神文明創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回民區:表彰志愿服務典型 凝聚榜樣力量
2023-03-07環球簡訊:可“康養”可“旅游”還“宜居”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呼和浩特
2023-03-07全球短訊!提升供電服務讓機場施工進入快車道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