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8日電(記者李云平、恩浩)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2月28日9時,黃河冰凌安全通過三盛公水利樞紐,開河至攔河閘下,累計開河長度160公里,剩余封凍長度560公里。該樞紐攔河閘下的黃河內蒙古巴彥淖爾段險工險段多,標志著黃河開河防凌進入關鍵時期。
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處于黃河最北端的“幾”字彎,被稱為“黃河第一閘”。黃河內蒙古巴彥淖爾段全長345公里,歷史上經歷過多次凌汛災害,是黃河沿岸重點防凌段落。
2月20日,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今年黃河開河凌水通過三盛公水利樞紐攔河閘的時間較去年偏早3天,目前攔河閘上、下游兩岸的冰凌尚未完全消融,開河界面水位平穩,水位緩慢回落。為確保黃河開河安全,當地已做好隨時應對突發凌情、災情的各項準備,特別是對重點險工險段加強巡堤查險,確保黃河防凌萬無一失。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防凌前線指揮部做細做實各項預案措施,加強巡查值守,并開展直升機、無人機巡河,實時監測險工險段、開河進度等情況,為安全開河提供保障。
凌汛是黃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黃河部分河段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區,每年封凍、開河存在時間差,冬春時期易出現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