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傳遞愛心更凝聚人心_世界觀點

                  2023-02-27 11:04:48來源: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片)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在烏海市愛心協會基地,上萬斤大蔥、蘿卜整齊擺放,多名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前來購買大蔥、蘿卜的愛心人士絡繹不絕。這是烏海市愛心協會組織的愛心助農活動。

                  “我家種了8畝大蔥,由于疫情等因素導致銷售不暢,成熟的大蔥處于滯銷狀態,再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地里了。”海勃灣區菜農魏先生心急如焚。烏海市愛心協會從海勃灣區婦聯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奉獻愛心,助農銷售。4個多小時,1800斤大蔥、1500斤蘿卜銷售一空,菜農們連日來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每次志愿服務后,看到受助人露出笑容,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這是烏海市愛心協會會長喬高磊的心聲。

                  2013年4月,在喬高磊的發起和組織下,烏海市愛心協會正式成立。幾年來,作為一個民間的自發組織,志愿服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志愿者人數也從成立之初的5人發展到目前的3000多人。

                  協會發展壯大了,制約發展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沒有辦公場所、沒有活動資金、沒有規章制度,更沒有管理經驗。喬高磊發現,在壯大志愿者隊伍的同時,需要引進科學的公益理念和成熟的團隊管理經驗,來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

                  于是,喬高磊選擇去先進的地方尋求經驗。在深圳,科學的公益救助理念為他打開一扇全新的理念之窗。通過學習,他知道要想讓更多的人理解公益并參與其中幫助他人,必須走專業化之路。

                  現如今,烏海市愛心協會不僅有了辦公場所,還成立了理事會、設立了黨支部。在黨建引領下,協會逐步建起了社情民意收集、服務群眾、幫扶保障等各項工作機制,將志愿服務細化為愛心助學、大病救助、敬老愛老、義務支教等16項內容,以項目化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活動。而且,在黨員的帶動下,協會在組織活動方面也更加踴躍。

                  “要想把公益志愿服務做下去,并且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要把黨建工作融入協會運行和發展全過程,用黨建引領志愿服務水準的持續提升,把志愿服務活動做成公益項目,規范化、常態化。這樣,志愿服務事業才能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在喬高磊看來,這樣的志愿服務不僅傳遞了愛心,更凝聚人心。(記者白丹)

                  標簽: 愛心協會 海勃灣區 如火如荼

                  上一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紅樹林之城”魅力“湛”放 今日視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