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地評線】飛天網評:讓非遺與旅游撞出“融合的火花”

                  2023-02-24 19:52:43來源:中國甘肅網


                  (資料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游的優質資源,旅游是傳播非遺的重要渠道。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對于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非遺與旅游互為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資源。旅游作為一種新的大眾生活方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激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機和活力。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傳承發展利用水平,持續為旅游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旅游發展中,要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和內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環境和空間,保障傳承群體的合法權益,為傳承群體參與旅游發展提供便利條件,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長久保護和永續利用。我們既要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也要做到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要找準各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契合處、聯結點,創新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彰顯非遺時代價值。尤其是在推動經濟復蘇發展中,各地要搶抓機遇,持續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要明確渠道路徑。在深度融合過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分清主次重點。在旅游空間內從其他地區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時,不能生搬硬套、簡單移植和同質化發展,而是要注重適合本地文化生態,被當地群眾和游客接受認可,否則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會影響到地方的旅游發展。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有機融入能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旅游空間,持續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蘊。要支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結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要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有條件的傳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坊、展示廳、傳承體驗所(點)、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與旅游融合發展,讓傳承人、村民、居民成為旅游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總之,各地要勇于開拓創新,探索出更多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

                  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要注重保障落實。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主動擔當擔責。要明確各自職責,吃透把準《通知》精神,結合各地實際細化出臺更加詳實具體的深度融合實施方案,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工作落實落地。要及時建立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要明確各方職責,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監督管理。要勇于開展試點示范工作,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實踐案例,也要及時總結本地區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對在旅游中不當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當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向相關責任主體提出整改意見。總之,各地要為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堅實保障。(張繼)

                  標簽: 行政部門 鄉村旅游

                  上一篇:世界熱門:馬路邊的“救命地攤”:山西一護士十余年免費教授急救技能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