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 劉 惠)2月22日,記者跟隨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來到回民區萬惠農貿市場。這家市場已完成智慧化升級改造,不僅有“高顏值”,還有“高智慧”。那么,智慧市場到底“長”啥樣呢?
記者走進萬惠農貿市場肉食大廳進行了現場體驗,明碼標價、智能秤重、源頭可溯等等智慧元素,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
走入大廳,門口擺放了一臺智能查詢機,可以查詢到當日牛羊豬肉、河魚、海鮮、熟食的銷售價格:五花肉、前肩、后座20元/公斤,排骨26元/公斤,鯉魚22元/公斤……方便市民在購物前了解商品價格。萬惠農貿市場副總經理賀豹在向記者介紹,查詢機上公示的肉食價格由市場定價,商戶在銷售時,銷售價格可以低于但不能高于公示價格。
記者進入大廳里面,看到每家攤位的上方都懸掛著一個電子屏,攤主姓名、營業執照、付款碼、商品信息及價格一目了然。每家攤位使用的都是市場統一配備的智能電子秤。記者來到商戶強秀花的攤位前,她正用智能電子秤為顧客剛挑選的豬脊骨稱重收銀,稱重完成、顧客付款后,電子秤自動打印購物小票。“以前使用的是普通秤,需要人工輸入價格,也沒有購物小票。現在市場統一配備智能電子秤,并設定了肉類的最高銷售價格,不僅收銀效率高了,消費者買得也放心,更愿意來市場購物了。”強秀花說。
賀豹告訴記者,市場為商戶配備的智能電子秤除了可以做到銷售透明、方便消費者了解和監督外,還能收集銷售數據,實現商品來源可追溯。賀豹在將記者領到大廳門口的交易量顯示大屏幕前,當日交易量、交易額、本月累計交易量等數據不斷更新著,大屏幕上還實時滾動著每家攤位的實時交易數據。
“如果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我們通過消費者的小票、付款碼等信息,直接就可以對商品來源進行追溯,不僅如此,交易數據還可以為市場進貨、銷售提供重要參考。”賀豹在說。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萬惠農貿市場只是呼和浩特市推進農貿市場攻堅行動,進行標準化智慧化改造提升的一個縮影。呼和浩特市通過建章立制、出臺標準、持續推進、以獎代補等方式,全面提升了9個區縣旗的農貿市場條件、環境、檔次,形成了以“標準化、智能化、綜合化”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并打造出“交易公平化、源頭可溯化、工作規范化、管理現代化”的農貿市場監管新模式。
強秀花用智能電子秤稱重收銀
每家攤位上方都設有大屏幕公示商品信息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