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鐵柵欄外是一片標直的楊樹林,穿過楊樹林便到了空曠的田野上。靠近水涯的地方就是灞河,河灘上除了蘆葦叢和石頭,還有一方靜的荷塘。
春夏時分,常到荷塘邊看新綠,賞荷花。到了秋天,荷花已經凋謝,荷葉由綠變黃,光景漸顯衰頹;至冬月,葉子則完全枯萎,成了冷褐色。
一條小徑,有些蕭索,好在徑畔雖有枯草雜陳,青磚的路面還算清潔。每次經它去荷塘,都會放慢腳步,悠悠地走。磚縫里有大片的寒蕪,只靠近水塘的一段生了幽的綠苔,看著軟糯潮濕,似乎映了些山水的禪意,令人感到熨帖。
(相關資料圖)
無端地喜歡在冬天去看荷塘,大概覺得池中之景更有孤峭的骨感,侘寂之美必是況味十足罷。
路的盡頭便是荷塘。
我站在池邊仍是習慣性地先抬頭看天。天空是灰白的,有些暖的光影,落在人的眼里,仍是灰白的,沒有邊界。這種沒有邊界的空間和顏色,經了人的大腦和情緒,最終變成無數明亮的光線,虛構了一片空白,被時間收納,其中就包含了這片塘水和一個漫無目的看塘的人。
這種感覺很好。收轉脖頸,將頭和臉移向荷塘偏南的方向。遠隅是秦嶺,距離我和荷塘最近的是南山。南山遠遠地只露了些山脊線,好像被沄沄不散的霧氣遮掩著,很模糊。
冬天經常是這樣的。
塘埂已瘦,一池枯意,清冷、寂寥,盡顯物哀之象。那時水面只剩些稀疏的細梗,有的削如黑鐵,不蔓不枝,靜靜獨立;有的自然折倒在水中,映出了一番疏影橫斜的美。另有一些枯梗上仍掛著荷葉的殘影,一律低垂著。有的亦沒入水中,透著頹敗和蒼涼。水吞下了它們的影子,像是留著些自然的密碼在每片葉子的紋路里,那紋路又像被人烙上去的筋骨一般,一根連著一根,極具張力。皺而垂的殘葉,在直而細的梗莖上掛著,自然、隨意,半閉欲張,像一蓬裙衣,覆于波上,一副從風靡靡的模樣。讓人覺得這殘荷倒不是一種植物,而是水里生長出來的光。光里帶了些鄉野的幽意和冬的氣息,且是空寂寂的那種蕭條之美,藏于這枯葉之中,透著一種神韻和高貴,極具了風骨和動感。
非常奇妙的感覺。那裙衣之下似也正有一張在夢境中沉睡的女子的臉,安嫻,靜謐,恬淡。
此時,恰如水面上同時也蒙著一層薄的霧氣,這霧氣正好做了那女子的面紗,她睡得很香,不想讓人去驚擾,甜美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羞澀。
塘中的靜就成了具體又抽象的東西。它濃郁地向人涌來,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由表及里,順著人的毛根和肌膚,慢慢潛入到人的頭顱、骨骼和臟體……
閉了眼,世間所有的靜都蘊積在這里了。覺得池塘更像是一個人的心,空曠而孤獨,只能藏,不能說出來,一說出來就淺了,薄了。
似乎耳際忽然就有了那么冷冷的一絲風掠過,劃破了這靜……睜開眼,便又看見瘦的塘,看見挺的梗,看見垂的微微皺的荷葉,才知道自己也恍惚入了夢境!
其實風一直都在造訪荷塘,當它落在干褐的莖干上,就好像密謀了一些光陰;當它落在單薄的葉上,就好像醞釀了一些故事;而當它落在清澄的水中時,又好像傳遞了一些好的情緒。
有時莖和葉都會輕輕地顫動一下,再顫動一下。有時水面也會輕輕地波動一下,再波動一下……塘里似乎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秘密來自它的底部和蓮的根部,由那夢境中出來,跌入了現世,攜著荷的清香,慢慢滲透到枯梗和殘葉之中,再由風送到人的鼻觀里來了……
或許,真的只有風和時間知道荷塘的秘密了。
只這冬塘,更像一幅婉約素淡的水墨大寫意:殘荷、枯莖,蕭散冷荒,全由了那畫家點厾暈染,筆墨疏簡而風格俊逸。
像是人生之境,最終由繁到簡,由囂至靜,一抹淡痕,寥寥數筆,簡單勾勒,虛實相映,而大片留白,便是最高的境界了吧。
塘埂顯然還未睡醒。
我思忖著:它一定很懷念昔日那亭亭凈植的美,那田田風動的碧,那飽滿籽實的喜,在它的夢境里,是否還有種蓮人的劬勞呢?
不過,時間的淡影,都在它的心里了。(曹林燕)
觀察:從“六件民生實事”抓起 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部門全力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2023-02-22環球百事通!呼和浩特一地警方破獲一起系列強奸猥褻案
2023-02-22規范共享單車亂停放,文明之路不“添堵” 焦點消息
2023-02-22世界微資訊!我讀書,我收獲
2023-02-22全國冬兩冠軍賽:內蒙古選手包攬女子項目前三_世界報資訊
2023-02-22賽罕區集中開展文明騎行宣傳活動-世界即時看
2023-02-22天天日報丨加裝護欄致出行不便 交管部門聽民意“開口子”
2023-02-22又到一年開學季 熱情的叔叔阿姨為瑤瑤送來了助學金|天天微速訊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