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如何用“活”考古成果是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一直以來關注的話題。今年,他把調研重點放在紅色遺產保護利用上,準備就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提交相關提案。
全國兩會前夕,馬蕭林再次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旗渠進行調研。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紅旗渠,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 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更是成為一面旗幟。馬蕭林認為,紅旗渠水利遺產既要保護下來,也要“活化”利用,強化其教育功能,讓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永不褪色。
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使文物能夠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一直是馬蕭林關心和思考的問題。五年來,他走訪調研了洛陽、鄭州、安陽等地,圍繞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博物館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等方面提交的多份提案,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近些年,馬蕭林更多關注如何提升紅色文物的發掘力度和“活化”利用。他認為,應該用更年輕的語態進行表達和呈現,激發青年人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每日報道:尾隨受害人專門扒竊手機 流竄作案“三人組”被“一窩端”
2023-02-18【反對浪費 崇尚節約】加入“光盤行動” 節約從我做起
2023-02-17呼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隊深入金融機構組織開展反恐怖宣傳教育活動 全球時快訊
2023-02-17剛剛,70城房價公布!呼和浩特是…
2023-02-17環球今熱點:美國雞蛋價格“狂飆” 一年間漲七成
2023-02-17世界微動態丨吉爾馬打破男子室內3000米世界紀錄
2023-02-17世界今頭條!晚高峰車輛拋錨被困路口 暖心交警化身修車工解困
2023-02-17環球視訊!新城區市場監管局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