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學堂’之五禽戲”的興趣課上,陳靜和20余位老人一起練五禽戲。 吳蘭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安徽亳州2月15日電 (記者 吳蘭)2月12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黨群服務中心里,一堂“‘銀發學堂’之五禽戲”的興趣課上,20余位老人正跟隨著全國人大代表、華佗五禽戲第58代傳人陳靜學習五禽戲的“一招一式”。
這只是陳靜數十年傳承五禽戲中的一個小場景。
陳靜與五禽戲愛好者一起練習。 受訪者 供圖
“五禽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根據中醫的陰陽、經絡、氣血運行理論,結合五種動物的不同習性和特征創編而成。虎、鹿、熊、猿、鳥對應人體的心、肝、脾、肺、腎,是一套外練肢體、內調臟腑、防病祛病的導引養生功法。
陳靜說:“華佗五禽戲開創了世界體育醫療的先河,其功效已被歷史所證明,而且遠播到眾多的國家和地區,為造福人類身心健康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影響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亳州是神醫華佗的故鄉,作為華佗五禽戲第58代傳人,傳承和發揚光大五禽戲,被陳靜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陳靜在教外國友人五禽戲。 受訪者 供圖
陳靜從小在農村長大,曾著迷于武俠世界的絢麗動作而邁入“武林”。1986年,在一次比賽中,需要參賽者額外選擇一個傳統武術項目,她選擇了當時知曉度不高的五禽戲。就這樣,陳靜與五禽戲結緣,并開啟傳承發展之路。
盡管有1800余年的歷史,也有陳靜的“現身說法”“實時展示”,但華佗五禽戲的推廣并不容易。在不少人眼中,這是老年人晨練專屬,甚至美感還不如太極拳。
陳靜說:“我在這個基礎上,把動作放大、改進,所以現在的五禽戲是非常飄逸的,很多人看到都想學。”
自2005年開始,陳靜還先后到美國、德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向外國友人展示、傳播五禽戲。據介紹,在國外,五禽戲已經傳播到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陳靜希望五禽戲能傳播得更遠,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為了更好地傳承,她對五禽戲進行了優化升級,創編了適宜中老年人習練的健身氣功五禽戲和適于青少年習練的校園五禽戲等。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5年來,陳靜提出很多與五禽戲相關的議案建議,比如加大推廣校園五禽戲、在亳州建立全國五禽戲推廣培訓中心等。
陳靜 受訪者 供圖
如今,作為繼續履職的“老代表”,陳靜繼續為五禽戲推廣“代言”的同時,關注鄉村振興、青少年成長等領域。
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下鄉推廣五禽戲的過程中,發現鄉村干部保障還不完善。
陳靜說,村干部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近年來雖然村干部的工資待遇有所改善,但是綜合比較薪酬仍然較低。
為此她建議,針對鄉村人才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要加強頂層設計,有序推進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的人才。她建議,放寬鄉村干部招考力度,多元化吸收大學生村官、轉業軍人、經濟能人、文化賢人等,為鄉村振興“送人才”;加強村級干部培訓,優化能力素質提升,為鄉村振興“育人才”;完善村級干部社保待遇和崗位補貼制度,為鄉村振興“穩人才”;適當增加村級干部參加公務員招考的優惠政策,為鄉村振興“留人才”。
針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方面,陳靜建議,建立多方聯動協作機制,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平時教學相結合,加強家庭教育引導,家校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強體教融合,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