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洋女婿”岑希的“小城大愛”

                  2023-02-13 16:41:24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岑希。 受訪者供圖

                  (新春走基層)“洋女婿”岑希的“小城大愛”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2日電 題:“洋女婿”岑希的“小城大愛”

                  中新網記者 張瑋

                  今年是西班牙小伙子岑希在中國過的第四個春節,依然在中國北疆的一座小城,依然和他愛的中國家人。

                  說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寫著像模像樣的中國字,很難想象,4年前岑希是“被迫”學習中文,而如今卻深愛著它。

                  “2017年,我到中國的內蒙古大學留學,當時打算學習另一種語言。”岑希笑道,“但發現中文更實用。”

                  對于零基礎的岑希而言,學習中文很難。“一個漢字可以有好幾種讀音,也可以有很多層意思,還可以組成無數不同含義的詞語……”

                  圖為岑希堅持每天學習中文。 受訪者供圖

                  岑希雖然“抱怨”著,接受采訪時卻很少用英語或西班牙語代替,卡殼的時候就會看向他的妻子求助。

                  岑希毫不掩飾地說,最初愛上說中國話是因為他的妻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美的愛的表達。”來到中國的第一年,岑希便在大學校園里邂逅了他的心上人,來自“古云中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美麗姑娘,深深地吸引著他。

                  “我很愛她,第一眼就愛上了她。”為了追求自己心愛的女孩,岑希曾刻苦鉆研中文,甚至特意研究古詩詞用于表白。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些都是岑希寫給妻子情書里的“高級文案”。

                  圖為岑希和他的妻子共進晚餐。 受訪者供圖

                  岑希說,他和妻子去了中國很多地方旅行,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在故宮身著清朝宮廷裝的一次合影。“那身衣服太漂亮了,我都想帶回家。”

                  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幾年的時間里,岑希越來越了解中國、喜歡中國。

                  2019年,跨越半個地球的愛情將金發碧眼的外國帥哥“納”進門,岑希成為小城里鮮有的“洋女婿”。

                  岑希特別自豪地告訴記者,岳父岳母待他像親兒子一樣,讓他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岳父喜歡寫書法,我便拜他為師。”岑希說,現在,說中國話和寫中國字是他的兩大愛好。

                  圖為岑希家的照片墻。 受訪者供圖

                  “我還愛過中國年,很像西方的圣誕節,熱鬧極了。”在岑希心里,“年味兒”是岳母教他包餃子、太太和他一起放鞭炮,也是小城過元宵節時狂熱的社火表演。

                  托克托縣是當地有名的“社火小城”,皇杠、閣舞、雙墻秧歌、跌跤人、劃旱船……這里的社火文化流傳至今已有2500年。正月初十過后,小城大街小巷便會出現舞龍、舞獅、“龍咚鼓”等民間演藝。

                  岑希喜歡牽著妻子的手走街串巷追熱鬧。“總有一天我也要學會敲鼓,我覺得這是托縣(托克托縣)女婿的必備技能。”

                  如今,岑希仍堅持每天學習中文,他說,畢業后,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此和妻子定居中國。

                  標簽: 小城大愛 托克托縣 這些都是

                  上一篇:播報:內蒙古做強新能源產業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