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世界速看:組建一年多,教練是兼職…靠排球“逆襲”,鄉村少年“向陽而生”

                  2023-02-08 19:40:28來源: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在成都最激烈的排球賽中,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小學奪冠。是請了專業教練,還是有天賦異稟的隊員?

                  答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這所鄉村小學只有260名學生,學校排球隊正式組建不到兩年時間,大多數孩子都是村里土生土長的娃娃,僅有的兩位排球教練是教其他學科的老師“兼職”,至今沒有一個室內排球館,排球架和排球墻是校長“化緣”而來……


                  (資料圖片)

                  這樣一所鄉村小學,怎么會培養出如此厲害的排球隊?是什么讓這群“排球少年”逆襲奪冠?這里的孩子為什么如此熱愛排球?

                  逆 襲

                  全市304支排球隊、3500余名隊員參賽,總比賽場次達399場,參賽隊伍和參賽人數均為歷屆之最……這是成都史上最大規模的青少年排球錦標賽,而在如此激烈的爭奪中,首次參賽的蒲江縣五星學校居然捧回了一個冠軍獎杯和一個亞軍獎杯。

                  五星學校在哪?是所什么樣的學校?為何能“一鳴驚人”?

                  記者驅車從成都市區往西南方向開,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蒲江河和臨溪河兩河交界之處,五星學校躍然眼前。走進校園,正對大門的一塊大石非常醒目,上面寫著六個大字——“做最好的自己”,這六個平實樸素的大字已經彰顯了這所鄉村小學的氣質:自立自強、奮發向上。

                  成都蒲江縣五星學校的校訓“做最好的自己”。董小紅 攝

                  大石背后,是學校的教學樓,僅有3層高,修建于20世紀90年代,外墻經過歲月的洗禮有些老舊發黃。最引人注意的是,每個教室窗戶外都有一根長長的不銹鋼掛架,上面整整齊齊釘著掛鉤,每個掛鉤上懸掛著一個排球網兜,里面是顏色不同的排球,每個排球上還用彩色筆寫著主人的名字。不少排球上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顯然是使用比較頻繁導致。

                  每間教室的窗戶外都掛著一個個排球。董小紅 攝

                  窗戶里是瑯瑯讀書聲,窗戶外懸掛著一個個排球,這樣看似“奇特”的景象,卻是這里孩子們的日常。

                  叮鈴鈴……10點20分,上午大課間的鈴聲響起,只見孩子們從教室里走出來,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網兜里拿出排球,一邊流暢地墊球,一邊往大操場跑去。

                  說是大操場,也只是教學樓后面一塊比較大的空地。與很多學校不同,操場上不同方向排列著6個排球網架,娃娃們墊著排球魚貫而入,組成不同的隊列,開始進行排球訓練。

                  低年級小娃娃在靠近教學樓的一塊空地上,自發地練習墊球。大家整整齊齊排成幾路縱隊,相互間隔開大約一米遠,半蹲下,含胸收腹,兩手相疊,輕輕一墊,排球穩穩上下來回彈跳,“一個、二個、三個……”在墊球的同時,數個數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低年級學生在練習墊球技術。董小紅 攝

                  “我們是分類練習,年紀小的娃娃先練墊球,打好基礎才能學排球其他技術。”五星學校排球隊教練范順全說。很多時候,作為教練的他,只是站在一邊觀察。

                  最激烈的是高年級學生的訓練。他們模擬真實的比賽場景,發球、攔網運用自如,傳球、扣殺配合默契,不時上演的飛身救球,身姿矯健,場外發出陣陣歡呼聲和助威聲。

                  而另一邊的排球墻旁,一組隊員在認真進行對墻墊球練習,一個個排球從孩子們手中彈出,有力地擊打在墻上,又反彈回他們手上,大家眼神專注地盯著排球來回運動的方向……

                  教練范順全(左一)在指導學生練習排球技術。董小紅 攝

                  這是孩子們的訓練日常,在這些認真訓練的身影中,就有日前參加比賽捧回獎杯的娃娃。每個專注堅定的眼神里,都是這所鄉村小學排球的力量所在。

                  改 變

                  “立正、稍息,做高抬腿10個,一、二、三……”正在組織隊員訓練的李詩蕊目光堅定,聲音洪亮。她站在隊伍最前面,雖然個子比隊員們明顯矮不少,但身上散發著一股力量。

                  李詩蕊是五星學校排球隊隊長,今年11歲,身高僅1.32米。在過去一年里,她帶領五星學校排球女隊“大殺四方”,小小年紀的她用實力和毅力,在排球隊里贏得了絕對的權威。

                  很難想象,以前的她曾因身高陷入深深的自卑,甚至一度都不敢抬頭跟人打招呼。

                  排球,讓她的生活有了改變。

                  三年級開始接觸排球的時候,還有同學開玩笑說“你才一年級打什么排球”,這是在笑她矮。

                  但李詩蕊不服氣,只要一有機會她就抓緊練習,下課練、回家練,從剛一開始墊球不到20個,到后來能連續墊球幾百個不掉……她心里一直憋著一股勁,就是練好排球,讓大家不笑話她。

                  教練范順全看到了李詩蕊的堅毅與決心,給予了這個大家一開始都不看好的“小不點兒”極大的鼓勵。后來,李詩蕊通過刻苦訓練,成功進入排球隊,并且成了技術最好、悟性最高的隊員,還擔任了隊長。在這個過程中,她也真正喜歡上了排球,下課玩會兒排球、課間練習基本功、課后琢磨球技,排球已經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排球讓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一打排球我就精力充沛,整個人都很開心。”李詩蕊說。聊起排球,這個小姑娘眼里閃著光芒。

                  五年級的廖科瑋今年也才11歲,目前是學校排球男隊主力隊員,最近已經被四川省級排球隊的教練員“看上”了。排球,給廖科瑋的人生帶來了更多自信。“以前我性格比較內向,不愿意跟人多說話,現在進了排球隊,天天跟大家一起訓練,覺得生活都有色彩了。”廖科瑋說。

                  還不滿11歲的陳穎菲也感受到了排球帶來的力量。陳穎菲從小身體弱,練習排球一年多,她覺得身體越來越“壯”,不容易生病了,視力也改善了。“排球需要專注盯著球,經常練習,讓我在課堂上更有專注力了。”說起排球,陳穎菲神采奕奕。與很多同齡女孩子不同,她的手掌上起了繭子,皮膚有些黝黑,“經常在戶外練排球,皮膚肯定會黑一點,但我不在乎,這是健康美。”她笑著說。

                  陳穎菲在練習墊球。董小紅 攝

                  “攻 心”

                  五星學校所在的五星鎮位于蒲江、臨溪兩河交界處,地勢相對低洼,年年都會遭受洪澇災害,蒲江縣但凡能賺點錢的產業都不來這一帶。因此,這里是蒲江縣經濟最落后的地區,也是外出打工人員最多的地方之一,隨之產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和離異家庭。

                  在五星學校,留守兒童占了百分之六七十。最嚴重的時候,有一個班70%的學生都是離異家庭子女。有些離異家庭重組后,前一個家庭留下的孩子更容易被忽略。

                  面對這些經濟條件較差,又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校長李國剛很心疼,也深深地明白“自強自立”對于他們的人生有多么重要。他教育孩子們,越是經濟條件比較差,越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而體育的拼搏精神正是自強不息最好的體現。孩子們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從零開始接觸排球,到一舉奪得冠軍獎杯,靠的就是這種敢拼敢贏、不甘示弱的精神。

                  李國剛的“這一套”被范順全稱為“攻心”,不僅僅對學生,也對老師、對家長。作為一所鄉村小學的校長,李國剛深知,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對這些低齡的孩子會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

                  與城里孩子興趣愛好廣泛不同,這里的娃娃沒有條件學鋼琴、學冰球、學跆拳道……排球可能是他們唯一的愛好。

                  曾經,有的農村家長不愿意讓孩子練習排球,覺得是“不務正業”。李國剛理解他們,家訪時他經常帶著老師一起說服孩子家長。“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改變,孩子開朗了,學習也更積極了,家長也就慢慢支持了。”李國剛說。

                  五星學校每個月還會召開“小型主題家長會”,一次只叫10多個有共性的孩子家長來。例如,這段時間長期不完成作業的,或者這段時間明顯感覺到孩子不快樂、內心自卑的。家長來一次相當于上了一次“培訓課”,不管孩子成績好還是差,要讓每個家長都能感覺到學校對他的孩子很重視,也讓家長對學校保持了高度的信任。

                  學校還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想要學生多讀書,家長要帶頭讀書”。李國剛鼓勵家長讀書,寫讀后感,在學校評選“書香家庭”。一開始老師們心里面也沒底,大部分家長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會不會寫不出、寫不好,或者干脆從網上下載應付了事。沒想到,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少家長都寫出了發自內心的感想,雖然語言不算優美,但都能真切地表達感情。學校通過征文,用微信平臺推送家長文章,給家長頒獎,把全校家長都調動了起來。通過家長和學生互相激勵,營造了濃濃的閱讀氛圍。

                  為了解決孩子回家沒人管,手機管理、作業管理和體質管理等“五項管理”都無法落實的問題,五星學校針對三年及以上的孩子提供了自愿免費的寄宿服務。

                  最開始的一個月只有一半的家長把孩子送來寄宿,這些住宿的孩子在老師帶領下,不看手機了,作業和閱讀也完成了,晚上8點半就能熄燈睡覺,孩子們還學會了生活自理,自己洗漱、洗衣服。

                  現在幾乎所有三年級以上的孩子都選擇了住校,有的孩子家距離學校只有200米,也強烈要求住校,因為住校能跟大家一起練排球;有的孩子到周末和寒暑假都不愿意回家,因為“學校太好玩兒了”。

                  尊 重

                  在五星學校,孩子們臉上有笑,眼里有光,走起路來蹦蹦跶跶,充滿了朝氣,是快樂的孩童應有的模樣。

                  學生畫的石頭畫上,也有排球。董小紅 攝

                  這是排球帶給大家的活力,也離不開校長李國剛所恪守的“對兒童天性尊重”的理念。

                  在李國剛看來,當學校、老師們順應著孩子的成長規律去教育,孩子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在我們學校里,老師從不覺得有‘調皮’的學生,哪怕娃娃學習學不懂,老師也能關注他,理解他。”李國剛說。

                  組建排球隊,帶著娃娃們練習排球,也是李國剛尊重孩子天性“愛玩”的一個嘗試。

                  以前,這所鄉村小學從來沒有過正式排球隊,沒有專業的排球教練,連排球網架都只有一個銹跡斑斑、搖搖晃晃的。

                  之所以要組建排球隊,是李國剛心里希望娃娃們能強身健體的一個執念。“農村的孩子,普遍家里條件沒有城里好,不少娃娃的父母忙著外出打工,為了生計奔波,都顧不上照看孩子。以前一些娃娃下課后就吃零食、貪睡,不喜歡學習,長此以往身體也不好。”李國剛說,要改變這種情況,需要給娃娃們從小培養一個體育愛好,因為“體育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讓人心志堅定”。

                  有了這個想法,他和學校其他老師一起思來想去,最后選定了排球。學校有兩名老師年輕時練過一段時間排球,有點基礎,可以“兼職”當教練;再加上排球便宜,一個普通的排球二三十塊錢,農村家庭也買得起。

                  于是,范順全和雙中濤兩位老師“兼職”成了教練,學校排球隊從無到有。作為教練,兩位老師很多時候也只是安靜地在一旁觀察、指導、鼓勵,在講解完基本規則和技術技巧后,讓孩子們自發地練習“球感”,真正喜歡上排球。

                  “在訓練中,我們慢慢發現,農村孩子皮實,很多娃娃吃得苦,接觸排球后,他們經常放學后主動練習,真正喜歡上了排球。”范順全說。

                  在這所學校,尊重無處不在。“分數”從來不是用來評價學生,甚至評價老師的主要標準。李國剛認為,“小學生多考5分和少考5分,其實沒有多大區別,也不具備太多的參考價值。”

                  李國剛介紹,五星學校評價老師是從多個維度去考核,例如育人工作、教學研究、素養提升、師生結對、家訪工作等,學生分數占教師績效不到20%。

                  但這里的孩子升入初中以后,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各自班里的優秀學生。

                  李國剛說,他7年前來到五星學校時,孩子們還是比較“害羞”的,面對陌生人眼神是閃躲的,也不那么活潑。他還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對自己的畏懼。

                  隨著排球訓練融入日常,學生的精氣神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和老師、校長之間更親近了,心理距離越來越近,孩子們也明顯越來越活潑。

                  李國剛說:“我每天跟這些小朋友一起玩排球,玩得很高興!學生們對校長很親切,到我辦公室隨進隨出,向我講述學校發生的各種事情,這都是我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李國剛認為,運動是讓學生風貌發生改變的最大因素,“愛運動的孩子都是健康蓬勃的,是真正的向陽而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小紅、袁秋岳)

                  標簽: 五星學校 鄉村小學

                  上一篇:世界微動態丨凡人微光|全面恢復通關!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