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網呼和浩特2月7日電(石毅)“內蒙古自治區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作為工業調整優化升級的主攻方向。”2月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廣收介紹,2023年內蒙古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強化技術創新,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完善園區基礎設施,促進工業調整優化升級。
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的通知》,其中支持工業調整優化升級政策多達45條。張廣收介紹說,這些政策針對性強、含金量高,自治區已安排25億元專項資金來兌現。
在高端化發展方面,引導企業增加技術改造投入,對投資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特色產業鏈的工藝設備更新、新產品開發等技術改造項目,按照實際完成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支持高危、高強度生產環節“機器換人”,按照工業機器人購置費用的20%給予補助。引導企業擴大先進制造業和重點產業鏈投資,對當年投產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特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按貸款實際利息的30%給予一年貼息補助。
在智能化發展方面,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創建的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新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對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創新應用等,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對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項目,按照實際完成投資額的20%給予獎補。支持“兩化融合”貫標,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A級以上的企業,對認定為自治區級以上的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對設備上云上平臺的企業按照實際費用的20%給予補助;對認定為自治區優秀云服務商,對登云標桿企業,對完成食鹽電子防偽追溯系統建設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軟件產業發展,對首版次軟件,按實際銷售額20%給予補助;對企業新開發的工業軟件 (工業APP) ,按照研發投入金額20%給予補助。
在綠色化發展方面,支持節能節水技術改造,對年節能量2000噸標準煤以上、年節水量5萬噸以上,按照節能節水量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對數據中心電源使用效率(PUE 值) 首次降低到1.3的,按照技改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對淘汰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按照更換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支持固廢綜合利用,對新建年利用量1萬噸以上的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進行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高端化、綠色化、循環化利用項目,按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利用量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對創建成為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的企業給予定額獎勵。嚴格項目準入,新上項目單位產品能耗要達到國家先進值,對高耗能、高耗水行業認定一批能效領跑者企業、水效領跑者企業,并給予定額獎勵。對低碳園區、零碳示范園區,根據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納對應的能耗量給予獎補。
在創新發展方面,大力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對新創國家級、自治區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對新認定為國家級、自治區級工業設計中心,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質量標桿”企業,給予一次性研發經費補助;支持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對列入目錄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在區內實現轉化應用的項目,按實際完成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支持標準制定,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首臺套、首批次產品推廣,對認定為自治區技術裝備首臺(套)、關鍵零部件首批 (次)、新材料首批 (次) 產品,按照保費的 80%給予補貼。
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加大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力度,對新認定的國家級、自治區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給予一次資金獎補;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對自治區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優質企業發展,對自治區評定的工業技改投資先進企業、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節能降耗先進企業、數字化應用先進企業、“專精特新”先進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此外,為了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內蒙古將支持工業園區供水、供熱、供氣、消防、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智慧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