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炙手可熱。2022年,赤峰市簽約項目1187個,累計實施招商項目740個,到位資金341.7億元,同比增長41.4%。
(資料圖片)
項目未來可期。2023年,赤峰市計劃新建456個重點項目,實現1000億元投資目標、1000個以上項目簽約目標……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春節后開工第二天,自治區黨委、政府高規格召開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充分釋放大抓發展、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僅過1天,赤峰市立即召開“開門紅全年好”推進大會,力爭為全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在全國地級市經濟總量排名中實現升級進位。
創建品牌,呈現“長流水不斷線”招商局面
大年三十,央視綜合頻道《2023東西南北賀新春》為全國觀眾帶來新春喜悅的氛圍,作為全國4個分會場之一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分會場,處處呈現魚躍人歡的豐收景象。而在節目拍攝當天,“投資赤峰共贏未來”赤峰市冬季招商引資成果網簽大會同步舉行,總投資724.8億元的98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項目和引進資金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2022年,赤峰市抓住招商引資“牛鼻子”,上下聯動,全員加速,確保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產業優勢突出的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有序推進,為赤峰實現“五個發展定位”“六個赤峰”和“雙子星座”建設目標凝聚強大力量。
經過多年發展,赤峰已形成現代裝備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制藥、綠色農畜產品、數字經濟、新能源、現代服務業八大產業集群和相對應的18條產業鏈,產業基礎雄厚、發展要素完備。
2022年,赤峰市切實把屏對屏的“云簽約”轉化為實打實的合作成效。錨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經濟帶、山東半島、成渝經濟圈、關中地區等區域,緊盯各類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組建176支招商小分隊常駐北京、上海等50余個重點城市開展定向招商,80%的農牧業招商項目來自上述地區。
2022年,赤峰市創建了“投資赤峰·共贏未來”招商品牌,推行“春夏秋冬”集中簽約、重點項目隨時簽約模式,形成“長流水、不斷線”簽約的招商格局。集中簽約6次,簽約項目629個,總投資3565億元。特別是圍繞現代農牧業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瞄準龍頭,主動出擊,相關簽約項目占比近1/5。強化跟蹤招商,深圳正威國際金屬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鍥而不舍跟蹤4年終成功落地,將有力帶動赤峰銅產業整鏈推進。
綠色招商,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赤峰市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生物醫藥、新型化工、金屬加工、清潔能源等領域,超前謀劃一批引領性、支撐性的大項目,積極儲備一批強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好項目,不斷積聚經濟發展新勢能。
2023年,全市共謀劃2023年重點項目701項,總投資規模3075.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000.1億元。其中續建項目245項,總投資規模1316.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93.9億元;新建項目456項,總投資規模1759.7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06.2億元。
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大幅增加。遠景零碳氫氨項目、赤峰高新區綠色供電等新能源項目、氟滿鑫化工氟系列產品及中間體項目、遠聯鋼鐵冷軋鍍鋅二期項目、巨能環保石英砂深加工項目等將成為赤峰市整體推進產業結構規劃、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力抓手。
優質項目化解高能耗難題。引進的大道鋰電有限公司綜合利用鋰云母年產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項目,能耗強度僅為0.19噸標準煤/萬元;入駐赤峰的明岳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氟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能耗強度為0.48噸標準煤/萬元。
下硬功夫,持續塑造更優營商環境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投資商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也是赤峰市最核心的競爭力。
2022年,赤峰市聚焦“如何落”營造一流環境。年初制定的優化營商環境100條舉措全部落實,58項許可事項實現“市縣同權”,119項服務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容缺受理、極簡審批、凈地政策、拿地即開工等廣泛推行,審批事項全程網辦比例達62.6%,塑造“蒙速辦·赤誠辦”政務服務品牌。
赤峰市針對招商項目配備“項目管家”,推行“百日落地”模式。2022年7月引進的投資50億元的宏福農業項目,從洽談到落地用時2個多月,對于推動赤峰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投資15億元的鎢鉬高端合金材料項目,從接洽到落地僅用41天。
為切實強化項目開工要素保障,赤峰市開展新建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百日集中攻堅行動。重點聚焦立項、用地預審和規劃選址意見書、新增建設用地審批等9項主要前期手續,確保到2023年2月底前70%新建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結,3月底前審批權在市級和旗縣區級全部辦理完畢。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切實加快項目各項前期手續辦理進度,保障項目盡快落地開工。
赤峰市委書記萬超岐在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鄭重表示,赤峰市將按照自治區明確的招商重點,立足地區實際,堅持差異化招商、精準化招商,大力統籌商會協會、專業團隊等社會資源,組織網簽大會、舉辦招商專場、依托“赤子峰會”、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拓寬渠道、豐富手段,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促進赤峰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魏那通訊員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