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春節前夕,隨著網購、郵寄年貨的需求量劇增,“快遞小哥”的配送壓力也隨之而來,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人手少、路程遠,投遞員們就更加辛苦。在湖南石門縣壺瓶山區的村子里,有一位堅守了33年的郵政投遞員杜登文,他從不通公路翻山越嶺送郵件,到現在公路村村通,開面包車投遞,見證了這片大山的變遷。今天的《新春走基層》,就跟隨總臺記者去認識杜登文。
清晨6點多,天剛剛亮,郵遞員杜登文準備出門,開始一天的工作。壺瓶山郵政支局服務區域有1113平方公里,服務人口5萬多人,郵路全長1165公里,杜登文負責的中嶺段是當地壺瓶山最難走的一條路,共有6個村。
這6個村分散在壺瓶山區近100平方公里的區域。2017年,各村的通村路陸續建成通車。一般跑完6個村,要開130多公里的山路,加上送貨,需要大概10多個小時。春節這段時間,快遞量是平時的兩三倍,工作時間會更長些,各種年貨把送貨的面包車塞得滿滿的。
村民們在網上買東西,也往外寄東西。這不,村民程家新一早就給老杜打電話,請他幫忙寄兩箱臘肉。
過去,這里交通不便,老杜只能步行投遞郵件,50多公里的山路往返一次就得5天。最危險的路段甚至要攀爬懸崖。每周,老杜都要背著郵包,攀爬“天梯”送快遞。
這樣一堅持就是30多年,杜登文和村民們之間彼此的信任已經像家里人,大伙兒忙活一年賺的錢都敢放心交到他手里,讓他帶著銀行卡和密碼去鎮里存上。
杜登文有個習慣,會在本子上記下村民們的“帶貨”需求。
這些年,很多村民在鄉村振興的政策扶持下,靠種茶葉和養牲畜賺了錢。一些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開始返鄉創業,把本地的臘肉、蜂蜜和茶葉等土特產賣到山外,老杜的快遞訂單也越來越多了。
過完年,老杜就57歲了,再干3年他要退休了,看了一輩子的山山水水,走了大半生的大路小道,杜登文覺得,每天能聽到村民們的招呼聲就是一種幸福。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粗心旅客遺失7萬現金細心乘警相助失而復得
2023-01-26未來幾天,天氣有這些新變化!呼和浩特天氣是……_速看料
2023-01-26觀熱點:冰封奇境 童話世界 這里有不一樣的冰雪奇緣
2023-01-26【春節我在崗】堅守供熱一線 溫暖千家萬戶 當前要聞
2023-01-26【春節我在崗】舍棄小家團聚 方便大家出行
2023-01-26每日速遞:【構建誠信教育體系·失信案例】我區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2023-01-25春節期間,轉陰后能不能喝兩杯? 每日報道
2023-01-25多彩青城 潮玩新春 東河冰上嘉年華正月初八歡樂開啟
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