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是小奇?”
3年前,一段視頻看哭無數網友。浙江一所醫院的隔離病房,身穿大白的一對夫妻倆,在疫情肆虐和忙碌奔波中不期而遇,兩人對視,居然愣了幾秒,直到認出彼此后送上暖心的擁抱。在家中,他們是普通過日子的小兩口;在醫院,他們是身穿大白的醫護人員,是救死扶傷的逆行天使。職場與家庭,從來無法兩全,咫尺恍如天涯。那一怔一愣的瞬間,呈現出世上最美的人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年了,無數真實的“小奇”在我們身邊不斷涌現。白衣天使、“逆行大白”,他們是3年里最辛勞最拼命的一個群體,是我們身邊最可愛的人之一。新春之際,煮天下找到了其中3位新老朋友,正好是老中青三代醫務工作者,了解到了抗疫第一線的實際情況和他們各自的心路歷程。
老張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接到煮天下電話時,他剛剛下完兩臺手術,聽聲音就非常疲憊。老張說,跟大多數醫生相比,他的經歷有點特別,20年前他染上了非典,去年年底又得了新冠,用他的話說,這叫“以身試毒”。同時作為一線資深醫生和科室主任,從新冠重癥病人救治到醫院管理,他經歷了整個過程,感受很深。
老張說了三個詞,令煮天下印象極為深刻。
第一個是“全民皆兵”,這是疫情高峰到來時醫院管理的最大經驗。以他們醫院為例,去年12月初中國優化調整防控政策后,醫院迅速轉型,全院幾乎所有臨床科室都在一夜之間轉型成了傳染病科管理模式,調整技術、增加設備、調配人力,確保第一時間改造轉型到位。心外科專業性技術性較強,放開后除了一般心血管病人,還收治了大量新冠重癥患者,在救治病患、拯救生命面前大家責無旁貸,醫護人員全體上陣,老張自己的辦公室甚至改造成了類似傳染病房的更衣室。“3年疫情,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某個醫生,而是整個中國醫生群體”。
第二個是“梯隊感染”。病毒不長眼,不會排隊放號讓你“有序陽”,難道這也能“梯隊”?老張說,依靠醫護人員自身抗感染的過硬經驗,再加上醫院的嚴格管理,他們確實做到了,疫情高峰期倒下一個馬上補上一個,大家積極展開自救,所有科室完全做到了正常輪轉。自救方能他救,既要保護醫生又要救治病人,北京等大中城市的醫院因此沒有出現整體“淪陷”。
第三個是“謙虛謹慎”。此話怎講?老張說,這次新冠疫情教給我們太多經驗教訓,其中之一是,在未知和充滿不確定性的病毒面前,我們不能沾沾自喜,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狂妄自大。“現在在北京,病毒傳播已經由急性期進入到亞急性期,很多人以為自己轉陰了就萬事大吉,就可以到處玩了,其實不然,新冠康復是個艱難漫長的過程,我們攻克病毒的斗爭遠未獲勝。那么,轉陰之后怎么辦?老張回答了8個字——需要時間,保持安靜。
小陳是位女生,年齡比老張整整小了30歲。她目前在成都華西口腔醫院修復科做醫生,算是剛剛上戰場的新兵。在人們印象中,疫情之下,相比于最苦最累最要命的重癥監護病房、急診、發熱門診、呼吸科這些科室,口腔科相對安全也比較清閑。其實不然,小陳說,口腔科醫護天天都在直接面對病毒,口腔科有其特殊性,門診和臨床合二為一,在治療臺上病人會大量噴濺血液和唾液,讓口腔科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危”,最嚴重的時候整個科室全陽了,但他們醫院科室從來沒停過診。在成都疫情進入高峰時,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需要全體封閉管理,一整周時間都要在醫院里閉環,一成不變的工作環境、層層疊加的工作高壓,大家既要克服身體和家庭的諸多不便,又要隨時調適身心,治病救人還要調節醫患關系,每個人都做出了犧牲。
醫生這一行又苦又累又危險,那小陳后悔進這行嗎?她用4字回答——“有怨無悔”。小陳說,希望把醫學界的“下限”往上移,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農村、中小城市等地區,讓最基層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普惠均等的醫療服務,這是她的理想。
張姐是位中年人,在北京東城區一家社區醫院做護士。煮天下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已是晚上8點多,一問,她剛剛下班,正穿行在寒風凜冽的北京街頭。從去年12月初放開至今,張姐和同事們度過了異常忙碌的一個月,用她的話說,是“翻著跟頭”過來的。全院職工200多人,基本都陽了,正趕上北京疫情高峰期,社區醫院來看病的又以老年人居多,全院職工都輪著來上班,確保歇人不歇崗、全院不停班。轉陰的,還沒好利索就來上班,頂替陽了的同事;一個科室陽了,另外一個科室馬上輪著上崗問診開藥。這個月,張姐的工作時間一直是“朝八晚八”。
社區醫院作為中國醫療體系中的最基層單元,院舍雖小業務俱全,放開前,他們還承擔著為社區居家隔離者上門檢測核酸的任務。張姐說,炎炎夏日,別人貓在空調屋子里都懶得動彈,他們卻要披上大白,晚上下班后穿行在社區的老舊居民樓里,從一樓到六樓蹬蹬蹬跑上幾個來回,不到一會兒就渾身濕透。這份差事苦嗎?當然苦,但張姐說,“關鍵時刻能幫到別人,哪怕只是一丁點兒,也讓我覺得這份工作挺有意義”。
在中國醫療界,從各個科室各個崗位的醫務工作者,到大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的醫院、醫務所,像老張、小陳、張姐這樣的鮮活個案和動人事例數不勝數。回到宏觀,3年抗疫,特別是經歷著疫情達峰的這個寒冬,在包括“逆行大白”在內全體國人的共同犧牲和奮斗下,中國的抗疫才能有今天的成功。
我們深知,中國經歷了多少曲折、花費了多少代價、付出了多少犧牲才形成今天艱苦卓絕的抗疫成果,更何況這場戰斗還遠未結束。我們更深知,無數個老張、小陳、張姐,無數個“逆行大白”和各行各業的勇士們,構筑起了護衛我們生命和健康的堤壩,所以,這個年才過得安心,這份自由才彌足珍貴,這份安寧才值得珍惜。
這個最特別的冬天,讓我們再次抱抱你。
(本文照片均為北京某重癥病房,圖片來源為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全球動態:【春節我在崗】12345過年不斷線便民服務暖人心
2023-01-21焦點速看:春節期間地鐵1、2號線調整運行間隔
2023-01-21呼和浩特市多舉措做好春節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天天快報
2023-01-21【全球新視野】特殊旅客踏上暖心旅程
2023-01-20市城市燃熱集團富泰熱力公司 全力以赴守護春節期間用戶溫暖_世界熱訊
2023-01-20玉泉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把牢歲末年初安全關
2023-01-20“美麗青城 草原都市”冬季文明旅游
2023-01-20我市將穩步推進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工作,預計到2025年,試點范圍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污水“變廢為寶” 解城市之“渴”_當前時訊
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