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學家 Chetan Ahya 表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良好復蘇可以及時提振全球經濟。
紐約,1 月 17 日(新華社)——摩根士丹利的一位經濟學家表示,在中國優化的流行病應對措施和有效的促增長政策的推動下,預計中國經濟將在 2023 年實現強勁復蘇。
(資料圖)
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學家 Chetan Ahya 最近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新華社,全國的流動性指標,例如城市內交通和地鐵乘客量,“已經在 2023 年初顯著反彈”。
“我們認為這將有助于從更早的起點支持更高水平的經濟活動,支持全年的 GDP 增長,”他說。
在上周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將其對中國 2023 年 GDP 增長的預期從 5.4% 上調至 5.7%,預計經濟活動的反彈將比預期來得更早,而且幅度更大。
Ahya 說,流動性的快速反彈以及 COVID-19 管理、經濟和監管政策的調整以促進增長是上調預測的兩個主要原因。
他表示,中國已承諾將其財政和貨幣政策與 COVID-19 應對措施相結合,以促進增長復蘇,并補充說“監管政策也變得更有利于錨定市場預期。”
此外,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認了對國有和私營企業的相應支持,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繼續說道。
Ahya 指出:“這種背景應該會支持更強的政策傳遞和私營部門的信心,從而使強勁的增長復蘇在 2023 年站穩腳跟。”
他表示,私人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的回暖,將成為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這位經濟學家預計,在政策支持下,中國的實際家庭消費增長將在 2023 年提高至 8.5%,并且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投資將有所改善。
Ahya還表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良好復蘇可以及時提振全球經濟。
“中國的逆勢復蘇應該會提振全球總需求,對亞洲和歐洲其他地區產生最強烈的積極溢出效應,”Ahya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