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內蒙古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2023-01-17 22:46:47來源: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資料圖)

                  “申請破產后,我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沒想到經過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及時將破產清算轉為破產重整,企業又迎來了重生。”盡管重整成功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但對包頭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職工老徐而言,每一次提起總是難掩喜悅。

                  近年來,內蒙古法院系統先后制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及具體措施30條,出臺《依法加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等制度機制43項,推進“繁簡分流”改革,推出涉企訴訟“綠色直通車”、緩減交訴訟費、設立“駐企法官工作站”等惠企舉措,構建對企“開門納諫”長效機制,深入了解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2018年以來,內蒙古法院系統連續開展“提質增效年”“創新管理年”“紀律作風建設年”“鞏固提升年”等活動,不斷提升審執質效。

                  為防止執行權力過于集中,內蒙古各級法院全面推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在案件執行的每個環節設立團隊運作,每個團隊只負責一個環節。“分段分權以后,查控在指揮中心做。需要評估拍賣的時候,由另一個評估拍賣組去處置,避免廉政風險的發生。”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鄭楠說,“還有專門的監督員,對執行的每個節點進行監督。”

                  “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主動靠前服務,為推動內蒙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內蒙古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楊宗仁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7日 11 版)

                  標簽: 指揮中心 長效機制 具體措施

                  上一篇:天天看點:方圓30公里僅27人 探訪內蒙古首個戍邊夫妻警務室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