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兩會系列評論3
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
—時見論—
(相關資料圖)
01
“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既要重視招商引商、更要重視安商服商”“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自治區人大代表、巨弘集團董事長應洪巨說:“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話,就是民營企業的心聲。”
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民企活了,經濟才有活力。
民企有活力,要有“優”的服務、有“進”的空間、有“創”的動力。
02
“優”的服務,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所在。
信心比黃金更可貴。
在參加鄂爾多斯市代表團審議時,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表示:“民營經濟是做大經濟總量的重要支撐,要多出實招硬招,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p>
這次自治區兩會上,諸多接地氣的舉措,讓眾多民營企業者感受到濃濃暖意。
——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在內蒙古掀起投資興業的熱潮、回鄉創業的高潮;
——把基層的事、群眾的事、企業的事當成份內的事、必辦的事;
——對困難的事搭把手、敢出手;
……
很多企業家都表示,這些暖心話,讓民營企業家有了更多留在內蒙古創業的激情。
03
“進”的空間,是民營企業前行的奮斗目標。
2022年,各級政府采取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
新的一年,政府還要“再幫一把”:
——下決心定向解決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土地房屋產權、項目手續辦理和市場準入、融資貸款等方面的問題;
——國家稅費支持政策不拖延、不打折、“即申即享”;
——自治區助企紓困政策“直達快享”;
——實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合作社三年成長計劃;
……
一系列實招硬招扎扎實實,穩穩當當。
內蒙古政協委員、民建內蒙古區委專職副主委南島提議,政府還應給予民營企業家一些“軟鼓勵”:如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就業多的企業,繳納社保記錄良好的企業,給予定期評價、表彰,激發出企業家更多內生動力。
邁向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挖掘“互聯網+”等消費潛力,力爭網絡零售額突破600億元;
——支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做到全域皆可游、全年無淡季;
——培育壯大商貿領軍企業和平臺,推動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
……
這些都是內蒙古民營企業的廣闊發展空間。
向前“進”,民企大有可為。
04
“創”的動力,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民營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市場地位,唯一的方法就是創新求變。
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型企業‘雙倍增雙提升’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p>
自治區還表示,今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科技專項資金增長20%。
——引導激勵各類創新主體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
——支持引導民營企業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
——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05
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修。
只要把市場主體保護好了,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就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
重商安商、惠企紓困,厚植營商沃土,定將讓大企業“頂天立地”、撐起一片天,小企業“鋪天蓋地”、花開春滿園。
一個內生動力源源不斷、創造活力激揚無窮的內蒙古,將在未來創造更大的發展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