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2023-01-04 08:47:45來源: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2022年12月12日,劉玉娟老師通過線上思政音樂課,讓學生感受《我和我的祖國》的美妙旋律,展現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資料圖片)

                  連日來,包頭市昆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的老師通過線上方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思政教學緊密結合,通過一堂堂生動的思政課,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勵學生筑牢信仰之基,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思政課老師賀婷婷執教《中華民族一家親》一課,巧用黨的二十大召開圖片導入新課,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組織學生觀看“民族團結方陣”視頻,讓學生直觀感知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音樂老師緊扣民族團結主題,創編《鋼三小石榴籽課程系列——各民族歌曲賞析》音樂課程資源包,讓學生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孕育出56個兄弟姐妹。他們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民族團結就是一種力量,這力量激勵我們攻堅克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包頭市昆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學生的民族團結朗誦活動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理解。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提質增效,通過活動、課程等不同形式,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該小學黨總支書記閆華英說。

                  包頭市昆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學校,近年來,該校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通過革新育人理念、創新活動模式、注重實踐體驗感悟、構建思政課程體系等路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要革新育人理念,用心呵護孩子,用身邊事引領教育孩子,讓他們感受民族團結的力量。”黑月老師是該校的一名班主任,她深情講述了她班級的故事。

                  在一次拔河比賽中,班級的同學失敗一次后,士氣不足。黑月老師就鼓勵他們:“孩子們,你們知道石榴為什么那么堅硬嗎?就是因為他們緊緊抱在一起爆發出凝聚力,擁有了團結的硬皮,所以堅不可摧。我們班有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等多民族同學,我們如果發揚石榴的團結精神,是不是會強大無比呢?”最終,在黑月老師的鼓舞下,孩子們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在“小腳丫·愛家鄉”研學活動中,學生們走進稀土研發中心,通過探訪包鋼的建設與發展,聆聽革命老前輩講故事,學習“三千孤兒入內蒙”“齊心協力建包鋼”等民族團結故事,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該校還依托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兩個主陣地,構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思政課程體系。依托紅領巾隊長學校,以少先隊員自育的方式開展思政教育,少先隊員自己備課、自己上課,伙伴聽課、伙伴評課,開設“愛我中華”百節石榴籽系列微課,幫助學生從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學生都以十足的親和力和生動的表現力把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給同伴。

                  在這過程中,還涌現了一批批“明星宣講員”。張辰晞小講師的“小小石榴籽”課程就讓同學們印象深刻,大家更加明白,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依偎在祖國媽媽的懷抱。

                  這段時間,學校組織青年教師通過專題講座、研討會、讀書班等形式,以線上方式,強化理論學習。

                  “2022年,我們學校取得了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的榮譽。今后,我們更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實際舉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該小學黨總支專職副書記李素霞說。(記者趙曦)

                  【記者手記】

                  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過程中,包頭市昆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緊扣時代脈搏,創新思路,引領師生走出了符合學校實際的新路徑,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點評】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從學校入手。各學校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青少年教育全過程,既要把課堂作為主陣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注重青少年成長的校園文化環境,創新教育方式,采取社會實踐、創新活動等多種方式,發揮民族團結進步典型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用實際行動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教育好青少年。

                  標簽: 民族團結 中華民族 第三小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