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詳情

                  全球新消息丨日本電產投資72億美元,沖擊電機頭部企業!

                  2022-12-09 12:42:37來源:蓋世汽車社區

                  據外媒報道,日本電產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higenobu Nagamori表示,該公司計劃到2030財年左右向其E-Axle電機系統投資1萬億日元(合72.1億美元),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電機市場的領先企業。

                  Nagamori表示,從2025年開始,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將加快,而日本電產將繼續在相關領域大舉投資。日本電產E-Axle是集成了電機、逆變器和變速器的成套系統,被視為該公司到2030財年實現10萬億日元營收目標的關鍵。

                  2019年,日本電產先于競爭對手開始量產E-Axle系統,目前在中國和歐洲設有制造中心,主要向中國汽車制造商銷售。該公司此前已宣布計劃將E-Axle的生產擴大至七家工廠,Nagamori現在預計新增第八家工廠——墨西哥工廠,主要面向美國市場。“到2030財年左右,我們總共需要投資1萬億日元。”


                  【資料圖】

                  日本電產—無刷電機頭號企業

                  到目前為止,由于開發成本不斷增加,日本電產的E-Axle業務繼續出現運營虧損。該公司從9月底開始生產更便宜的第二代E-Axle,目標是在下一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實現盈利。

                  Nagamori強調,“削減成本”仍是日本電產中長期的關鍵優先事項。他預測,更便宜的電動汽車將在新興經濟體中加速普及,“我們將把成本降低到E-Axle第一代系統的五分之一”。

                  Nagamori說道,使系統更小、更輕將至關重要,但這也是日本電產的強項之一。“這不是一場浮華的競爭,技術優勢最終將帶來更大的市場份額。”Nagamori借鑒了他過去在小型精密馬達方面的經驗,并表示早期投資將幫助日本電產擴大市場份額并掌握技術訣竅,這將反過來幫助其降低成本并提高競爭力。

                  Nagamori還概述了增強日本電產研發能力的計劃,包括海外研發能力。“我們需要3000到5000名技術專家,才能成為世界領先企業。”

                  Nagamori表示,日本電產已在保加利亞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發中心,計劃在本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結束前在保加利亞擁有100名信息技術工程師。

                  日本電產是全球無刷電機的頭號企業,為純電動車提供一攬子代工的企業將不再是配角,而將占據舞臺中心。

                  在傳統汽車中,汽車馬達只是輔助性的零部件,但隨著汽車EV化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驅動馬達的數量越來越多,對于馬達的性能要求也在越來越復雜,驅動馬達成為電動汽車的“心臟”。

                  日本電產為何左右新能源產業發展

                  首先是因為純電動汽車徹底顛覆了傳統汽車的產業格局,越來越多的如特斯拉、蔚來這樣的“跨界者”崛起成為新興的純電動汽車勢力,這類跨界企業的大部分制造業務是外包的,將使汽車零部件及配套企業大有可為。在純電動汽車時代,幕后的零部件企業將不再是配角,而占據舞臺中心的位置。電產就有這樣的趨勢。

                  日本電產不僅僅擁有汽車“心臟”的核心競爭能力,還將延伸到汽車的五臟六腑、骨骼肌肉。日本電產提出以純電動汽車零部件為中心、使工廠聚集于周邊的“供應商城鎮(Supplier Town)”構想。2021年,日本電產開始在大連新工廠的周邊召集相關企業,除了與驅動馬達相關的零部件之外,還吸引制動器、助力轉向等相關20類零部件的工廠,組建電動汽車(EV)的一攬子代工產業聯盟。日本電產還設想將來涉足汽車底盤,計劃實現不含車身和電池的整個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的生產,達到整車成本的三分之一。

                  日本電產社長關潤表示,在純電動汽車市場越來越大的背景下,今后為純電動車提供一攬子代工的業內企業將獲得越來越明顯的競爭優勢。日本電產力爭成為被稱作“大型供應商(Mega Supplier)”、能夠向國內外汽車企業廣泛供應零部件的德國博世(BOSCH)那樣的企業。

                  日本電產如何做到低成本低價格?

                  如何做到低成本低價格,日本電產也是典型的中國式策略。一方面是通過產能擴張降低成本。日本電產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在浙江嘉興平湖規劃產能為年產100萬臺,2021年8月,日本電產的第一條新能源生產線進入量產。緊接著2021年11月,第二條新能源生產線進入試樣階段。

                  據了解,該新能源生產線總投資1億元,年規劃產能10萬套,預計在2022年6月正式生產。在北方的大連,2020年3月,日本電產投資1000億日元建設新日本工業團地,大連新工廠年產可達360萬臺新能源汽車馬達,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純電動汽車用馬達工廠。日本電產提出的目標是,在純電動汽車馬達領域“到2030年掌握全球四成以上份額”。

                  另一方面是進行產業鏈整合,這也是中國企業所擅長的能力。2022年1月份,日本電產將2021年8月新收購的三菱重工機床更名為日本電產機床,將在浙江平湖建設機床的新工廠,預計2023年春季啟動生產,這些機床主要用于生產電動汽車(EV)等產品專用的齒輪,投資規模為500億日元。

                  日本電產還帶動了其他日本企業來為其做產業配套,2022年4月1日,日本JFE商事車載馬達鐵芯項目在平湖簽約落戶,總投資3400萬美元,主要為日本電產提供馬達的鐵芯,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可超7億元。在大連也有藤洋鋼材加工公司等一批產業配套日企。通過一系列的產業鏈整合,目前日本電產除了功率器件,其他的都能自制,自制率達到80%以上。

                  標簽:

                  上一篇:焦點熱門:首屆E2 Forum China電梯與扶梯高端技術論壇于上海圓滿落幕
                  下一篇:天天訊息:紛紛下場造電池 新能源車企垂直整合這條路能否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