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達43009臺、39030臺,分別同比增長15.10%、14.40%。
近日機構集中對上市企業進行調研,工業機器人龍頭埃斯頓頗受關注,共有143家機構參與調研,包括中金公司、高盛資管、睿遠基金等知名投資公司。
(資料圖)
埃斯頓面對調研表示,根據2023年的規劃,目前公司工業機器人產能已經滿足不了2023年生產交付的需求。
據了解,埃斯頓此前將今年工業機器人的出貨量目標調整至1.6-1.8萬臺,意味著明年出貨規劃將超過20000臺,目前其剛好20000臺/年的產能顯得非常緊張,擴大產能已是勢在必行。
埃斯頓表示,機器人智能產業園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23年年中建成,建成后工業機器人產能可提升至50000臺/年,能滿足未來2-3年業務發展的產能需求。
推進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機器換人趨勢仍在加速,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市場大環境呈現出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的態勢,企業需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否則會阻礙發展步伐。
工業機器人出貨持續增長
埃斯頓披露調研紀要顯示,四季度公司工業機器人產品交付預計會有較大幅度增長,一方面是部分訂單由于疫情防控延遲到四季度交付,另一方面海外克魯斯供應鏈逐步改善,有助于中國克魯斯及時實現海外焊接機器人的進口,以完成國內訂單按時交付。
目前,埃斯頓的庫存較高,這與四季度預計交付量的增加有關,也與今年供應鏈承壓備貨增加相關,預計明年一季度會有所下降。
今年以來,受大規模疫情影響,工業機器人出貨持續向好。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達43009臺、39030臺,分別同比增長15.10%、14.40%。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出貨量超7萬臺,同比增長19.3%;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累計超過20萬臺,同比增長7.2%,疫情停工導致的下游自動化改造需求旺盛,讓四季度工業機器人產銷延續了增長態勢。
在下游旺盛需求的驅動下,埃斯頓三季度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87億元,同比增長19.83%;實現歸母凈利潤4395.22萬元,同比增長76.13%。埃斯頓稱,公司整體訂單情況好于上半年,也好于去年同期。
新能源是拉動出貨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應用行業來看,依然是光伏、鋰電等新能源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強勁,成為四季度乃至明年拉動工業機器人出貨增長的主要動力,埃斯頓也表示,受益于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訂單持續增長。
據了解,在新能源行業,埃斯頓已擁有一定優勢,提供的產品包括通用及光伏鋰電行業專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核心部件,在行業大客戶戰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判斷未來幾年鋰電和光伏等新興行業的自動化市場規模仍會持續增長。
具體來看,在鋰電行業,自2021年開始,埃斯頓自主品牌的核心部件和機器人,已經正式導入寧德時代供應商名錄的同時,也批量進入新能源行業其他頭部企業;在光伏行業,歷時5年發展,公司專為光伏行業設計的高速高精度大臂展大慣量的組件裝配機器人成為主力產品,同時在硅片、電池片端也在2021年實現了批量性出貨,服務百余家光伏行業客戶。
如今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汽車也向著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轉變,由此帶來的需求加速工業機器人在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電子等領域應用。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對動力電池的強勁需求,為工業機器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鋰電池行業在規劃中的產能已接近2TWh,新規劃的鋰電工廠為保證穩定與效率,大都選擇了采用工業機器人,一般而言,1GWh約需要用到50-70臺工業機器人,意味著至少就是10萬臺的需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