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0日,為期6天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內蒙古體驗區呼和浩特市展演活動圓滿結束。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位于北京市西單繁華地段、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蒙藏學校舊址內,是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由國家民委聯合北京市政府共同建設的體驗館。該館依托蒙藏學校舊址承載的黨的民族工作歷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出以黨的百年民族工作史為主題的展陳及民族文化體驗項目,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示范項目。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內蒙古體驗區呼和浩特市展演活動時間從8月15日—20日,活動采取“實物+場景+沉浸式體驗”的立體式展現形式,為參觀的各族群眾帶來互動式、沉浸式的全新體驗,活動獲得全國各地各族游客的交口稱贊?!霸谶@個小小的四合院里,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內蒙古民族團結氣息。這次呼和浩特市專展,通過剪紙、皮藝、馬頭琴的展演,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呼和浩特。觀展后,讓我們更想近距離去體驗它,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呼和浩特去,親身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北本┯慰挖w芳說道?!敖裉焓俏业谝淮蝸砗艉秃铺卣寡莼顒訁^,正好趕上了腦閣展演,我第一次接觸這樣的表演形式,看完后大為震撼。這么好的非遺項目我們一定要繼續傳承下去?!庇慰蛥倾鍎倏赐暾寡葚Q起了大拇指。腦閣是民族文化、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結合體,是一種集戲劇、雜技、美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每當春節或重大節慶之時,民間藝人便扛起腦閣,穿上戲服,走上大街小巷,舞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舞出各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腦閣是呼和浩特地區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民間社火,以土左旗畢克齊鎮的腦閣最為有名。“能和首都人民歡聚一堂,我們的心情非常激動。通過這次展演,我們能和全國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使我們非遺傳承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長?!狈沁z項目腦閣、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滿清表示?!罢寡萜陂g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通過蒙古包制作、腦閣表演、馬頭琴制作、文藝表演等活動讓全國各族群眾走近呼和浩特、了解呼和浩特。”市民委副主任布和朝魯表示,展演期間,全國56個民族百余名青少年走進呼和浩特市展演活動區,近距離感知“北疆文化”,通過本次展演,進一步引領各族青少年深植‘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引導他們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實踐,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