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年8月的第二周為“中國過敏防治周”,這是因為每年立秋后,許多地方的“夏秋季花粉癥”開始暴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發病呈現高峰,哮喘急性發作也顯著增加。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感冒流鼻涕總是不好,嗓子經常咳嗽吃了消炎藥卻不管用,不經意間吃了某樣食物后,出現口唇腫脹、皮膚發癢等現象,這也許是過敏惹的禍。
8月7日至8月13日,是第8個中國過敏防治宣傳周。為更好地引導廣大過敏患者科學防治過敏性疾病,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變態(過敏)反應中心在8月10日開展“過敏性疾病多學科聯合義診活動”。8時,距離義診活動開始還有半個小時,醫院的門診大廳就排起了長隊。8時30分,義診活動正式開始,專家團隊現場為過敏患者提出防治方法和健康建議。
“花粉濃度一般在立秋之后就會增加,每天8時到10時,14時到16時的濃度會達到最高值,花粉過敏的患者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外出,必須外出的市民要做好防護工作。從室外回到室內要及時脫掉外面的衣服,清洗面部、鼻腔,避免與花粉接觸,遠離過敏原。在接診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很多患者存在防治的誤區,例如有些患者將鼻炎錯當成感冒,吃了很多感冒藥也不見好;也有的患者會濫用‘偏方’,沒有進行正規的治療。過敏性疾病防重于治,在確定過敏原后,就應該避免或減少接觸相關過敏原,在花粉濃度增加前開始提前服用抗過敏藥物,可以有效降低過敏癥狀。”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副主任樊長娥介紹。
8月10日上午,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門診,眼睛紅紅的10歲男孩晨晨等待就診。晨晨的媽媽王女士對呼和浩特晚報記者說。從8月7日開始,孩子就出現過敏性鼻炎癥狀。“孩子一直有過敏性鼻炎,每次吃點藥就會好轉,但是最近他的眼睛又扎又癢,鼻子也堵了,整晚上睡不好,白天沒有精神,明顯感覺過敏性鼻炎較前幾年嚴重了。”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徐海俠醫生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出現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明顯增多。每年的7到9月份,患者的過敏癥狀比3到4月份更加嚴重。通過過敏原檢測的統計,我們發現這個階段的過敏主要以蒿草過敏為主,也混合綠草過敏,鼻子眼睛不舒服、打噴嚏是比較明顯的過敏癥狀。
徐海俠醫生介紹,出現過敏性鼻炎癥狀后,很多患者都存在不規范治療的情況,有的認為反正也治不好,就干脆不治,有的自己買點藥,隨意用藥,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隨著醫學的進步,治療過敏的方法也在不斷進展,治療上也有很多新辦法。所以患者自行不規范的用藥對后期醫生為其治療存在很多的影響,因為不規范用藥對鼻腔和身體的耐藥性損害更大,所以建議患者還是要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
標簽: